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骨骼發育過程

1.頭顱骨發育:根據頭圍大小、前、後囟及骨縫閉合情況,來衡量顱骨的發育.前囟:為頂骨和額骨邊緣形成的菱形間隙.前囟對邊中點連線的長度在出生時約1.5~2cm,6個月變小,1~1.5歲時閉合.後囟:頂骨與枕骨邊緣形成的三角形間隙.出生時很小或已閉合,至遲於生後6-8周閉合.顱骨縫:出生時尚分離,約於3-4個月時閉合.

2.脊柱的發育:脊柱的增長反映脊椎骨的發育,出生後第一年脊柱增長較下肢快,1歲以後則落後於下肢的增長.如寶寶3個月會抬頭,脊柱形成第一個彎曲(頸前凸);6個月會坐,脊柱形成第二個彎曲(胸後凸);1歲會走,脊柱形成第三個彎曲(腰前凸).至6-7歲時韌帶發育後,這些彎曲才固定.坐、立、行姿勢不正及骨骼病變可引起脊柱發育異常或造成畸形.

Advertisiment

3.骨化中心的發育:一般攝左手X線片瞭解腕部骨化中心情況以瞭解骨骼發育情況:正常嬰兒在出生4-6個月出現2個骨化中心(頭骨及鉤骨),3歲時出現4個骨化中心(三角骨、下橈骨骺);6歲時7個(月骨、大、小多角骨);8歲時9個(舟骨,下尺骨骺);10歲時出齊10個(豆狀骨).故1-9歲腕部骨化中心的數目約為其歲數加1.患呆小病、生長激素缺乏症、腎小管酸中毒等時骨齡明顯落後,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中樞性性☆禁☆早☆禁☆熟時骨骼發育過快,出現早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