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體溫調節的特點_寶寶體溫調節有啥特點

養生之道網導讀:

寶寶的身體健康是家人最為關心的一件事情, 我們建議廣大的家長朋友們應該學習一些護理寶寶的方法, 要瞭解寶寶生長發育的特點, 那麼寶寶體溫調節的特點是怎樣的呢?下文我們給大家介紹一下寶寶體溫調節的特點。

Advertisiment

小兒時期中樞神經系統調節功能比較差, 體表面積相對大, 皮膚汗腺發育不全, 所以體溫調節功能不穩定, 產熱和散熱容易發生不平衡, 所以體溫容易波動。

一般來說, 小兒體溫升高較成人明顯, 體溫波動範圍亦較成人為大。 小兒時期的發熱可以是生理反應, 也可以是病理徵象。 小兒發熱的高低並不能完全表明疾病的嚴重程度。 有時病情雖然很嚴重, 但是並不一定發熱。 相反, 有時高熱不退, 而病情並不很重。

小兒時期體溫調節能力差, 年齡越小, 這種調節能力就越差。 尤其是新生兒, 皮膚脂肪薄, 肌肉不發達,

Advertisiment
運動能力弱, 所以體溫調節功能更不穩定。

瞭解了小兒體溫調節的特點, 掌握了小兒體溫與疾病輕重程度的關係, 家長在見到孩子發熱時就不必過於緊張了。 家長發現孩子發熱時, 最好先不要急於退熱, 而應該請醫生檢查, 明確診斷後再採取適當的降溫措施。

如何正確給小寶寶測量體溫

孩子測量體溫, 一般採取3種辦法:腋下(或腹股溝處)、口內、肛內。 孩子的正常體溫可以波動在一定的範圍內。 正常的孩子一般腋下體溫是36~37℃, 餵奶、飯後、運動、哭鬧、衣被過厚、室溫過高都可以使孩子的體溫升高到37.5℃, 甚至達到38℃。 尤其是新生兒或小嬰兒更容易受以上條件影響。

但是如果孩子饑餓、體弱、低熱量、環境溫度低、保暖條件差,

Advertisiment
孩子的體溫可以下降到35℃以下。 一般腋下、口內、肛門內的溫度相差依次為0.5℃, 以腋下為最低。

最好還是採用腋下測量, 一般測量體溫需要5分鐘, 時間過長容易影響結果, 使得體溫升高。 如果在孩子的脖子上測量體溫, 容易受孩子穿著、環境溫度的影響, 而且孩子脖子的皮下脂肪薄、肌肉不發達、夾表不緊可能影響測量結果。 因此不能採用這種測量體溫的方法。

給寶寶量體溫的時候, 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一般寶寶下午的體溫會比清晨稍高一些, 如果要記錄寶寶體溫, 可以選擇寶寶每天起床後、洗澡前或者傍晚等固定時段測量體溫, 一天測量約三次。

2、如果發現寶寶有發燒現象, 爸媽可以在就醫的時候, 把之前記錄的寶寶的發燒日期、時間、溫度變化、發燒頻率、天數與相關病徵等資料提供給醫生,

Advertisiment
以作為病情判斷參考。

3、不能用口表像大人一樣測體溫, 因為新生寶寶還太小, 不能配合大人, 口腔又很小, 容易造成危險。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