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權威的調研機構Synovate調查, 消化不適是新生兒的常見問題, 約50%的寶寶由於腸胃稚嫩, 很容易出現消化不適症狀, 這稱之為寶寶腸胃的50%定律。
寶寶肚子鬧脾氣的表現正是由於寶寶腸胃的獨特之處, 因此寶寶更容易出現小肚肚“不爽”的各種症狀。 面對這種情形, 寶寶會通過一系列現象來讓媽媽知道他的困擾。 媽媽們你能讀懂寶寶肚子鬧脾氣的幾個表現嗎?
腹瀉:腹瀉時大便的次數會增加、水分增多、大便變成水樣、帶有酸臭味。
便秘:如果寶寶的便便又硬又小, 或帶有血跡, 或便便時哭鬧, 就有可能是便秘了。
Advertisiment
脹氣:寶寶在進食或哭鬧時吸入空氣, 或因消化系統不完善而產生胃腸脹氣。 如果沒及時幫寶寶拍嗝, 可能會胃脹、胃發緊, 不能觸碰。 寶寶會不停的雙腳踢騰、握拳和放屁, 甚至會影響睡眠。
吐奶:因為嬰兒的消化道還在發育, 所以吐奶僅僅是寶寶在嬰兒時期的表現。 媽媽要分清生理性吐奶或病理性吐奶。
煩躁:寶寶煩躁的最大原因之一, 是因為消化系統功能不完善, 在吸收乳糖及牛奶蛋白時生成過多的氣體, 可能會出現腹痛。
哭鬧:當肚肚不舒服時, 寶寶會通過哭鬧讓媽媽注意他的困擾。
初生寶寶肚子護理要點【飲食】
1、注意衛生清潔食品應新鮮、清潔, 食具也必須注意消毒, 保持飲用水潔淨, 孩子及其看護人都應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好習慣。
Advertisiment
2、堅持母乳餵養尤其出生後最初數月內應以母乳餵養。 因母乳最適合嬰兒的營養需要和消化能力。 人乳中含有IgA, 可中和大腸桿菌腸毒素, 有預防感染埃希氏大腸桿菌的作用。
3、注意飲食品質。 初出生至3個月內嬰兒母乳不足, 無論用牛乳或代乳品均需要適當稀釋, 以利於消化和吸收。
4、應注意合理搭配孩子的飲食, 以清淡為主, 只要孩子不出現頻繁嘔吐, 應鼓勵孩子多進食, 以流質和半流質食物為主, 如奶類、米湯、粥。
【按摩】
推拿按摩, 是中醫常見的一種物理治療方法, 具有疏通經絡, 調整臟腑的作用。 如果爸爸媽媽能堅持對寶寶進行推拿按摩, 可健體強身, 增強其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具體手法如下:
Advertisiment
1、按揉推四橫紋:四橫紋穴位於手掌麵食、中、無名、小指的第一指間關節橫紋處。 操作時, 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兒的手指, 用右手食指或中指指端分別按揉四橫紋穴, 約2~3分鐘;也可推四橫紋穴, 將小兒四指併攏, 操作者用右手拇指自小兒的食指橫紋處推向小指橫紋, 推50~100次。 具有調中行氣, 和氣血, 除脹滿的作用。
2、按揉推板門穴:板門穴位于小兒手掌大魚際處。 操作時, 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兒的手指, 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 按揉板門穴。 按揉時, 順、逆時針皆可;也可使用推法, 由拇指指根推向腕橫紋可止瀉, 由腕橫紋推向拇指指根能止嘔, 來回推可調整脾胃功能。 按揉2~3分鐘, 推50~100次。
3、推脾經穴:脾經穴在小兒拇指橈側面。 操作時, 操作者左手中指或無名指夾住小兒左手四指,
Advertisiment
【保暖】
小兒腹部容易受寒, 而患有腹瀉的兒童, 腸蠕動本已增快, 如腹部再受涼則腸蠕動更快, 從而加重病情。 可適當給孩子增加衣著, 亦可用大口罩, 護肚兜等圍住嬰兒臍部。
【拉肚子怎麼辦】
對於新生兒腹瀉, 父母要慎用口服補充液體療法。 在家庭治療過程中, 若孩子出現腹瀉次數與量增加、不能正常進食、頻繁嘔吐、明顯口渴、超過38℃的發熱中的任意一項, 即應到醫院看醫生。 醫生可根據小兒情況考慮是否需要靜脈輸液, 糾正脫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