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鬧脾氣時千萬不要這樣做

家長普遍表示寶寶到了2歲非常難帶, 其實源于寶寶開始自我意識的發展, 因此他們會因沒得到滿足就大發脾氣, 還經常抗拒父母的要求。

最糟糕的3大做法:面對寶寶情緒反應激烈易變, 負面情緒增多, 家長的一些錯誤做法很容易會讓情況變得更糟糕, 提醒各位家長最糟糕的3個處理做法。 1、遷就型當寶寶因為想要櫥窗的玩具而大哭大鬧, 或者因為心理需求沒有得到充分的滿足便在那裡滿地打滾, 家長受不了寶寶的這種消極情緒因而全盤滿足寶寶提出的要求:“好吧, 媽媽答應你, 但就這一次哦!”像這種心軟的做法即使能夠很好地暫時堵住寶寶的嘴,
Advertisiment
但下次的情況將會變得更難收拾, 因為寶寶被你寵壞了!2歲寶寶最大的心理特徵就是自我中心, 如果家長在這個時候總是無條件地滿足他提出的需求, 只會讓寶寶更難從自我的圈子中出來。 以後遇到小挫折或者不被滿足的事情, 就很容易激起他極端、消極的情緒, 家長除了繼續遷就、妥協以外, 就再無辦法了。 2、壓制型或者你已經被寶寶弄得很厭煩了, 因此憤怒地呵責或者嚴厲地批評、懲罰他。 這種做法似乎立竿見影, 寶寶很快便閉嘴了。 “你再哭我就把你扔出門讓壞人拐走你”“你再鬧我就打你屁股”, 寶寶受到恐嚇感到害怕, 自然會放棄消極抵抗。 但是粗暴地抑制寶寶的消極情緒容易傳遞出“爸媽不喜歡我”的資訊,
Advertisiment
寶寶長大以後很容易會有更激烈的逆反心理。 用強硬的手段去解決問題很容易激起孩子更強烈的情緒衝突, 導致更大的親子矛盾。 3、放任型一些家長在寶寶鬧情緒的時候, 採取放任不管的措施。 任憑寶寶盡情發洩情緒, 直接把寶寶擱在一邊, 繼續做自己的事情, 等到時間長了哭鬧累了或者寶寶自覺沒有效果, 就自己乖乖放棄了。 爸媽的這種做法會讓寶寶產生無助感, 認為自己對爸媽來說不重要, 得不到父母的關注因而容易自我價值感低、自信不足, 甚至可能造成寶寶以後對事情不積極, 對他人不信任的心理。 家長這3種行為看似效果很好, 但其實寶寶的消極情緒沒有得到正確的處理,
Advertisiment
不利於孩子情緒調節能力的培養, 同時會影響親子關係。 在此小編給各位家長一些小貼士, 幫助調整寶寶的消極情緒。 貼士:2歲寶寶的情緒指南在這個特殊的時期, 家長可以多瞭解孩子的心理和想法, 在生活中不斷反思, 嘗試改變對孩子的態度和方法, 效果或許會很不一樣哦!第一步:接納並安撫寶寶的情緒家長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面對寶寶的哭鬧家長可以選擇蹲下來告訴他“媽媽知道你很傷心, 因為媽媽不肯給你買這個玩具, 你想哭的話就哭出來吧”。 家長先讓寶寶釋放出心中的消極情緒, 並真誠地告訴他你瞭解他的感受, 給他一個擁抱或者摸摸他的頭, 用輕柔溫暖的方式來安撫好寶寶的激烈情緒。
Advertisiment
第二步:討論他的感受, 讓他學會理解在寶寶情緒穩定下來以後, 家長可以嘗試和寶寶溝通, 鼓勵他說出自己的感受。 然後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媽媽知道沒有實現寶寶的願望, 寶寶很不開心, 但並不是你喜歡的都能帶回家。 ”家長應該讓寶寶知道不是他喜歡的都能得到, 讓寶寶逐漸學會理解他人。 第三步:告訴他下次該怎麼做家長可以教導寶寶下次遇到同樣的問題, 哭鬧、發脾氣的方式爸媽不喜歡而且沒有用, 對於想要的東西, 寶寶要學會好好說, 告訴媽媽為什麼喜歡這個, 然後再好好商量買不買。 家長首先要讓他知道耍賴只有反效果, 繼而讓他知道爸媽是聽取並尊重他意見的,
Advertisiment
只要爸媽覺得東西是合適的肯定會為寶寶買下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