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鵝口瘡該如何進行防治

寶寶鵝口瘡該如何進行防治:

1.媽媽要小心新生寶寶鵝口瘡。 新生寶寶鵝口瘡是新生兒期常見的一種口腔疾患, 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 主要表現為口腔兩側和舌頭黏膜上有一些白色的斑點, 呈斑點狀或斑片狀分佈。

如果新生寶寶患有鵝口瘡, 發病時, 嬰兒舌上、面頰部、軟齶上有白色絨狀物, 有時可蔓延至咽部, 其形狀如奶塊, 在它的四周黏膜充血水腫。 患兒常常哭鬧不安, 由於吃東西或者喝水時會有刺痛感, 往往不願吸吮、拒食, 嚴重時伴有發熱、噁心、嘔吐、咳嗽、呼吸困難、聲音嘶啞等症狀。

Advertisiment

新生寶寶鵝口瘡主要是由於產道感染、哺乳時乳☆禁☆頭不潔或污染了的橡皮乳☆禁☆頭而引起, 常發生於長期腹瀉、營養不良、長期或反復使用廣譜抗生素的新生寶寶。

2.媽媽護理——細心護理, 保持清潔。

護理孩子要細心。 口水、奶汁、分泌物等流出後會刺激新生寶寶的頜下皮膚, 所以媽媽在哺喂時或哺喂後可用手帕、軟紙輕輕擦拭, 然後在頜下塗上嬰兒潤膚霜, 保持寶寶下頜皮膚乾燥。

保持口腔的清潔與濕潤。 哺乳後可以給寶寶喂些開水, 以減少感染的機會。

注意奶具及乳☆禁☆頭清潔。 新生寶寶感染鵝口瘡常由奶具及乳☆禁☆頭污染所致, 因此寶寶的小毛巾、小臉盆和奶具, 最好是每次使用前進行煮沸消毒;媽媽每次哺乳前都應該用清水洗淨雙手,

Advertisiment
並用溫濕的毛巾清潔乳☆禁☆頭。

3.媽媽招術——處理傷口, 局部用藥護理有方。

小心處理口腔斑塊。 當媽媽發現寶寶口腔內有類似奶瓣的斑塊時, , 不要隨便揩洗, 以免損傷黏膜引起細菌感染。

擦洗口腔。 確診孩子患有鵝口瘡後, 媽媽可以用消毒藥棉蘸2%的小蘇打水輕輕擦洗口腔, 再用1%龍膽紫塗在患處, 每天1—2次。

局部用藥。 治療鵝口瘡最有效的辦法是在局部塗擦制黴菌素, 或用中藥冰硼散塗口腔, 也可用艾葉煎水成濃縮液, 直接塗抹在瘡面處, 可殺滅黴菌, 鵝口瘡可很快治癒。 此時, 一定要讓長期服用抗生素的患兒儘快停用抗生素, 以利扶植正常的口腔菌群, 抑制黴菌生長。 此外, 還可以給孩子服用一些複合維生素B及維生素C,

Advertisiment
並多喝開水, 以增加黏膜的抵抗力。

徹底治療。 鵝口瘡特別容易反復發作, 所以媽媽應該在寶寶病症消失以後繼續用藥幾天, 以鞏固療效, 避免復發。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