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鵝口瘡護理方法有哪些

很多媽媽在育兒的過程中, 發現寶寶嘴巴裡有白色的潰瘍, 起先的時候還沒有太注意, 後來才發現不對勁, 有可能是鵝口瘡的症狀。 那麼如果發現了寶寶得了鵝口瘡, 應該怎麼辦呢?母嬰專家指出, 一旦寶寶得了鵝口瘡也不用驚慌, 一般在家中就可做好護理治療。 那麼寶寶鵝口瘡護理方法有哪些?

(1)注意病兒口腔的清潔, 指導喂服, 加強個人衛生。 喂乳前後用溫水將乳☆禁☆頭沖洗乾淨, 喂乳後再給嬰兒喂服少量溫開水。 用不1∶3銀花甘草液等擦洗口腔, 每日3次-4次, 局部潰破可外塗適量冰硼散或1%龍膽紫。

(2)觀察病兒口腔粘膜及舌面白屑的增減及吮乳情況。

Advertisiment
若見病兒煩躁、口臭、流涎、便秘, 吮浮時啼哭, 吞咽、呼吸困難時, 應及時送往醫院處理。 發熱者, 定時測量體溫, 給予物理降溫, 喂服淡鹽水或溫開水。 口臭便秘者, 在醫生指導下用大黃粉1克, 開水泡後喂服。 中藥湯劑宜採用少量多次溫服。 瘡面用綠袍散化水以棉簽液擦口, 再用冰硼散加麻油調敷塗口腔患處, 每日3次-5次。

(3)乳母飲食清淡, 忌辛辣、酒類刺激性食品。 一次喂乳不宜過飽, 便秘者可喂服青菜湯。 小兒奶瓶、乳☆禁☆頭、餐具應經常清潔消毒。

局部用藥

●局部使用制黴菌素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可用制黴菌素加魚肝油塗擦嬰幼兒口腔, 或制黴菌素藥片, 每片用10毫升溫開水化開, 切忌用涼水或開水。

Advertisiment
用藥期間至少7天, 或白色斑塊消失後, 還應堅持再用藥1周~2周, 以防復發。

●可使用2%~4%碳酸氫鈉(小蘇打)溶液, 在哺乳前後洗滌患兒的口腔, 使口腔成為鹼性環境, 阻止白色念珠菌的生長和繁殖。 一般情況下, 連續使用2~3天病變即可消失, 但仍需繼續用藥數日, 以防復發。 同時母親也應用小蘇打液清洗乳☆禁☆頭, 以免重複感染。 停用抗生素如果病兒有長期服用抗生素的歷史, 應儘快停用抗生素, 這樣可以扶植正常的口腔菌群, 以抑制黴菌生長。 注意飲食鼓勵寶寶多飲水, 給予流質或半流質飲食, 如:牛奶、蛋羹、麥片、面片等;寶寶因為疼痛不願吃東西、不肯吸吮, 這時應耐心用小匙慢慢餵奶, 以保證營養;避免攝入過酸、過鹹及刺激性食物,

Advertisiment
以免引起疼痛。 就醫指征寶寶有鵝口瘡後, 應密切注意觀察病情變化, 出現以下情況要及時到醫院就醫:

●寶寶不願意進食。 有輕度發熱, 煩躁不安, 應去醫院;

●若發現口腔粘膜上的乳凝塊樣物向咽部以下蔓延, 應送醫院治療, 以防止發生呼吸困難等嚴重併發症;

●治療5~7天后仍未改善, 或鵝口瘡情況越來越嚴重。

以上就是寶寶鵝口瘡護理方法有哪些的介紹, 所以當您發現了寶寶存在鵝口瘡的症狀後, 要及時予以處理, 可以通過以上方法來護理寶寶的鵝口瘡。 但如果情況比較嚴重的話, 建議您最好及時就醫。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