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下來之後, 我把疑問說出來, 小惠笑了:“你還不知道我?就願意幹自己喜歡的事, 不管累不累, 會不會不舒服。 ”
生活中有一種人從來都很有自己的主意和想法, 小惠就是其中之一。
我們小的時候, 很多人都梳馬尾辮, 小惠偏偏梳起了麻花辮, 一點不在乎別人的看法, 只為她喜歡。
街上流行黃色的小風衣, 班裡的女生幾乎人手一件, 成了班服。 她卻特立獨行, 買了一件綠色的, 人群中特別顯眼。 小惠說:“我穿綠色的好看。 ”
那時, 我們還只是小學生, 不懂得衣服的顏色要與膚色相配, 小惠也說不出暖色調與冷色調的區別,
Advertisiment
能做到這一點太難了。 在穿衣方面, 張愛玲獨具特色, 那也是成年之後才有這種選擇。 小惠小小年紀卻已有了自己的主張, 因為她有一個“慣”著她的媽媽。
小惠的媽媽被周圍的親朋好友貼上的標籤是“慣孩子”。 她媽媽只一笑了之, 自己小時被家長管得太嚴, 沒有嘗試過“自由”的可貴, 不能讓女兒也這樣度過童年。 只要不違反原則, 凡事都好商量。
幸運的小惠基本順著自己的心意行事。 吃什麼, 穿什麼, 包括買什麼課外書, 用什麼款式的學具, 都在媽媽允許的範圍內由自己做主。
同學們都羡慕她。 她從不看別人幹什麼就緊隨其後, 總是覺得自己喜歡她才會去做。
Advertisiment
她說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才會用盡全力, 結果當然也不同。
從日常生活中的自己喜歡, 延伸到學業、工作、生活, 小惠的每一次選擇都讓她覺得不後悔。
和她相比, 我在這方面差得遠了。 本來我很喜歡看書、寫作, 在頭腦裡卻沒有形成自己喜歡、要去做的概念。 等到讀高中分文理科的時候, 我的兩個喜歡文學的長輩斷言, 我一定會學文科, 我反而猶豫了。
“學好數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 在比較重視理科的學校, 怎麼能學文科呢?就這樣, 我選擇了理科, 讀了工科大學。
可是兜兜轉轉, 專業課程早已被我放棄, 最終仍是以文字謀生。
Advertisiment
小惠則不然, 她接觸到化學這門課之後就很喜歡, 以後也選擇了這門專業, 實現了自己做化驗師的理想。 在做化驗師的過程中, 她慢慢接觸到養生, 其中的樂趣讓怦然心動, 問了自己很久, 確定喜歡的程度已經超越了化驗師, 小惠便下定決心, 辦了養生館, 而做化驗師的經歷也讓她的養生館與眾不同。 興趣所在, 她的熱情高漲, 特別享受其中的樂趣。
“做喜歡做的事, 就像長跑之後渾身出透汗一樣舒服。 ”小惠樂此不疲, 不為謀生不為錢財, 只為喜歡, 她卻收穫更多。
懂得自己真正想要什麼, 才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任。
有一個小表妹大學要畢業了,
Advertisiment
我們在生活中, 能夠真正懂得心中所想並為之努力的時候算起來並不多, 有時歸結於環境所迫, 可是問問內心, 真的盡到全力了嗎?還是源於從小不知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孩子很容易從眾。 周圍的小朋友都買一種玩具球。 女兒也要買。 我問她, 這是你真正想要的嗎?她一呆, 既而說, 也不是真正想要, 就是看別人有, 自己沒有很不舒服。
這種從眾心理很害人,
Advertisiment
從小惠身上, 我看到了做喜歡的事的力量, 也希望女兒如此。 要她多問幾次自己, 從真正喜歡的東西入手, 到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 希望她能一直沿著喜歡的道路走下去, 而不是盲目隨大流, 沒有為自己做一回選擇。 等她更深入地瞭解自己的想法, 確認興趣所在, 為興趣而努力, 才一定是快樂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