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當事人(霖霖,
三歲九個月幼兒)性格特徵:
霖霖我在家教中遇到的小孩, 她是一個比較膽小的女孩子, 由於其父母工作很忙, 自出生以來, 大部分時間都由保姆帶, 霖霖上幼稚園小班有一個學期是上全托班的, 受情緒的支配較大, 很難控制自己的哭鬧行為, 一哭就扯開嗓門喊, 而且時間比較長(粗略估計每次都要鬧上10—20分鐘), 無論家長怎麼哄, 似乎都阻止不了, 因此, 霖霖很小就有比較嚴重的咽喉疾病, 說話聲音沙啞, 語言表達不清晰, 這也可能成為是導致她比較害羞, 不敢於同伴交往的原因。
2、 行為改善過程:
Advertisiment
首先, 要求家長在治療過程中給予積極配合, 在孩子哭鬧的時候不予以理睬。 通常孩子只是因為自己的一個小小的要求得不到滿足, 或者因為根本沒有表達清自己的要求就急得大哭。 這時候, 我建議家長把她這些行為假裝忽略, 家長幹自己應該幹的事情。 第一次實施這建議的時候, 當時家長在洗碗, 霖霖忽然說她也要洗碗, 她自己搬來椅子, 要求家長為其打開水龍頭, 但當時她並沒有用語言說出自己的要求, 而只用手指了指, 家長表現出一臉的迷惑, 而後說不明白霖霖的意思, 於是繼續洗碗, 霖霖忽然就大哭起來。 我們都不予以理睬, 孩子見我們不理她, 便越發哭得厲害, 考慮到霖霖嗓子不好不能讓她自己哭得太久,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在改善了孩子的行為後, 我決定進一步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鼓勵她主動與人交往。 在孩子說話的時候, 我要求她把話說清楚, 同時讓她知道我在很認真地聽她講, 在她說了幾遍仍不清楚或者十分完整時, 認真把她的話清楚重複給她聽, 有時會問她:“你講得很認真, 這很好哦!你的意思是說……嗎?”這時, 孩子就會給予肯定或否定, 然後才做進一步的交談。
Advertisiment
給予表揚, 以此強化她的語言表達行為。 例如當霖霖第一次用對了一個形容詞去形容事物的時候, 我高興地讚揚她:“哇!你用了……詞語來形容這樣東西很棒哦!我為你感到自豪!”就這樣,
Advertisiment
另外, 針對霖霖不敢主動與人交往的問題, 我和家長為她創造了許多機會讓她在別人面前表現她的優點, 如唱歌、念詩歌等等, 還引導她跟陌生的同齡人一起玩, 如“你看, 那些小朋友在玩捉迷藏的遊戲呢, 好好玩呀, 我們要不要過去跟他們玩?”我於是很有禮貌地向其他小朋友提出一起玩的建議, 我有意識讓霖霖學會如何參與別人的遊戲。 在一開始, 我還是陪她一起去參與別人的遊戲, 後來就鼓勵她自己一個人去參與其他小朋友的遊戲。一個月以後,霖霖開始主動提出要跟其他小朋友一起遊戲了,但她還會有所顧慮,但是著對她來說已經是不小的進步了。
後來就鼓勵她自己一個人去參與其他小朋友的遊戲。一個月以後,霖霖開始主動提出要跟其他小朋友一起遊戲了,但她還會有所顧慮,但是著對她來說已經是不小的進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