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貝守規矩 媽媽更放心 更省心!

不顧場合, 大吵大鬧, 蠻橫不講道理的寶寶不僅讓爸爸媽媽難堪, 也會讓他不受別的孩子的歡迎, 對他性格的發展更是百害無一利。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 寶寶守規矩的好習慣也要從小開始培養。

一、學習行為規則

向寶貝提出前後一致的行為規則, 養成寶貝遵守日常生活行為規範的習慣。 家庭中父母、爺爺、奶奶等年長者對寶貝的要求應保持一致性, 並能堅持下去。

爸爸媽媽還要幫助寶貝學會評價自己的行為, 這是培養自控能力的一個重要方法。 當寶貝能遵從有關行為規則時, 爸爸媽媽要及時表揚鼓勵,

Advertisiment
明確的表揚是一種非常好的激勵手段, 如“謝謝你”、“你今天在商場裡真乖”等等。 當父母要求寶貝做一件不能做的事情時, 要引導他做另一件能做的事。 要讓寶貝看到遵從爸爸媽媽的要求、能約束和控制行為給他帶來的實際利益。

二、利用言語調節寶貝的行為

孩子有意地調節和控制自己的行為是從掌握語言開始的。 在學步時期, 為了發動和抑制孩子的有關動作, 要幫助孩子掌握有關動作的詞, 如“拿來”“放下”等, 特別是“要”“應該”“不許”等含有願望或指示含義的詞。 到寶貝3歲的時候, 爸爸媽媽要鼓勵孩子用自己的語言說出將要去做什麼, 也就是在行動前, 明確意識到行為的目的, 從而對行為起一種制約的作用。

Advertisiment
在整個學前階段, 幼稚園的教師和父母在組織孩子的每一次活動中, 都要通過演示、講述、解釋、指示等方法向孩子們提示行動的目的, 和達到目的的最合理方法, 以提高孩子對行為自控的動機水準。 並在活動中引導孩子克服困難, 堅持達到既定的目標。

三、加強對孩子的指導

每個孩子的氣質類型是不相同的, 例如, 屬於多血質的兒童不隨意反應性強, 情緒興奮性高, 外部表露明顯, 反應速度快而靈活, 具有可塑性和外傾性。 這類幼兒能很快領會有關行為規則, 並對行為進行調控, 但堅持性較差, 容易受誘惑而改變行為的方向;屬膽汁質的幼兒, 不隨意的反應性強, 反應的不隨意性佔優勢, 情緒興奮性高, 抑制能力差,

Advertisiment
反應速度快但不靈活, 因此這類幼兒參加活動的積極性高, 但自控能力較差, 要抑制一種合意的, 但不符合社會要求的行為, 會比別的幼兒付出更大的努力, 成人要有更大的耐心來培養這類幼兒的自控能力。

總之, 父母和教師要善於針對兒童的不同特點, 提出不同的要求, 並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能力的提高, 對他們逐步地提出更高的要求。

Advertisiment

四、加強兒童自控能力的各種方法

1·給孩子更多的調控時間。 許多孩子, 從一種活動、一個地方突然轉到另一種活動、另一地方是有困難的。 父母應該設法給他們以足夠的提示。 比如, 可以說:“兩分鐘後我們回家, 你現在該完成你的畫了。 ”這樣提示, 就會讓他在沒有因突然結束, 和開始一項活動所造成的精神壓力下為轉變做好準備。

2·給孩子單一的命令, 應該“用鎮定的、明白的、堅決的語氣而不是疑問的語氣來表達命令”。 疑問的語氣會給孩子一種他們可以不那麼做的印象。

3·說話之前要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學前兒童會因為專注於自己的活動,

Advertisiment
而聽不見周圍的一切。 如果發現孩子沒有注意聽你講話, 你要設法與他進行目光接觸和交流, 從而讓他專心聽你的命令和教導。

4·要嚴肅。 愛惹事的小孩, 需要有一套前後一貫的規範去約束和懲罰他們。 要讓孩子知道立下的要求———尤其是涉及其安全的規定———是不能破壞的。

5·利用常規。 若孩子已有確定的就寢時間, 那麼到了一定時間, 按常規讓他安靜下來睡覺, 就會好辦得多。

6·避免干擾。 當孩子在玩的時候不要讓電視開著;當孩子在吃飯時, 別把玩具放在餐桌上;等等, 以此不要讓孩子受到實物的干擾。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