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貝性別認同發展的3個階梯

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 寶貝就有了性別的烙印, 從姓名、服飾、玩具, 到以後的行為要求、生活方式、父母對他們的期望, 寶貝正是從爸爸媽媽對待他們的態度和行為要求中逐漸地理解性別。  
第一階梯 3歲前對性別的理解只是外部特徵層面 
3歲前的寶貝就能夠很響亮的說出自己的性別, 但他們對性別的理解只是外部特徵層面的。 開始時, 寶貝會好奇的問媽媽, 自己是男生還是女生;是和媽媽一樣, 還是和爸爸一樣。 逐漸地, 他們學會從髮型、衣著上來辨別男性或女性, 不過, 這時他們還不大能真正明白男女的不同,
Advertisiment
同時他們也不能理解性別是恒定不變的。  
第二階梯 4歲對性別的意識開始豐富 
到了4歲, 寶貝的性別意識開始豐富許多。 他們對性別的差異也比3歲時更好奇。 比如, 當寶貝發現男女上廁所的方式不同時, 通常會好奇地問“為什麼男生要站著尿尿, 而女生要坐著尿尿?”同樣, 他們對自己的生☆禁☆殖☆禁☆器也產生了好奇, 想看看自己的和別人的有什麼不一樣, 並在此基礎上感受到男性和女性在生☆禁☆殖☆禁☆器上的差異。 有時, 聽到有人提起“小雞雞”等字眼, 會覺得神秘而咯咯地偷笑。 甚至有的寶貝會因為實在太好奇, 玩起脫褲子之類的遊戲。 這時, 寶貝的性別刻板印象也在加強。 他們會堅定的認為, 男孩子玩洋娃娃是不正確的,
Advertisiment
女孩子也不能玩那些打仗遊戲。  
第三階梯 5歲以後真正開始瞭解兩性的差異 
寶貝真正開始瞭解兩性的差異, 他們知道除了外表的不同外, 還包括生☆禁☆殖☆禁☆器官的不同。 如果你問他們, 男生和女生有什麼不一樣, 最常聽到的答案可能是:“男生不可以穿裙子”, “女生可以留長髮”等。 但如果你一直追問, 他們會有些不好意思地告訴你:“男生有小雞雞, 女生沒有。 ”由於對性別的理解, 這時的寶貝對性別也開始敏感起來, 開始懂得不好意思和回避。 他們也真正理解性別不會隨時間、外部特徵、願望的變化而變化。  
在性別角色理解方面, 學齡前的寶貝會將許多玩具、衣著用品、工具、遊戲、職業甚至是顏色與一種性別聯繫起來, 而與另一種性別嚴格隔離,
Advertisiment
形成非常刻板的性別角色印象, 這種現象直到兒童中期才會得以緩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