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正文

寶貝未滿1周歲 就要讓他建立自信

孩子剛剛出生的時候, 粉粉嫩嫩的一團, 好像什麼都不知道, 有著自己的小小世界。 孩子出生以後, 似乎整天都是在睡覺中度過了, 每當醒了以後就是自己肚子餓了, 然後哭鬧一陣, 爸爸媽媽給他喂了奶以後就又睡過去了, 似乎怎麼樣都睡不醒, 慢慢地孩子清醒的時間會變得多一些, 然後漸漸地也會有著各種小動作, 開始學著爬行, 開始學著走路, 慢慢像個大人一樣成長著。

讓嬰兒作為一種自信的生物, 這是很多爸爸媽媽所不能夠相信的, 因為孩子的外表真的讓人覺得非常需要保護。 同時, 我們更習慣於看到他們是一個脆弱和無助的小生命,

Advertisiment
自己有什麼需求都要依賴者爸爸媽媽。 不過, 大家要知道的是, 就算是嬰幼兒不能自給自足, 爸爸媽媽也能夠從現在開始幫助他們建立信心。

鮑爾比和安斯沃思的依戀理論為我們提供了一些可以幫助嬰兒建立信心的經驗。 依戀理論是基於這樣的理念, 有信心的嬰兒主要是因為他們的爸爸媽媽(或主要照顧者)的存在帶來的安全感。

那麼應該怎麼樣為孩子建立這種安全感, 然後讓孩子擁有自信呢?請爸爸媽媽看一下接下來的建議:

1、及時回應的哭聲

現在有一部分的育兒策略主張讓孩子“哭出來”, 這樣能夠釋放孩子的難過與痛苦, 其實這樣一來的話, 是非常有可能會把爸爸媽媽是不可靠的消息發送到嬰兒的腦海中,

Advertisiment
我們要做的就是要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最可靠的消息, 最好的辦法就是向他們表明你是一直在照顧他們的, 當他們餓了, 髒了, 煩惱或痛苦了, 作為爸爸媽媽都是及時陪伴著孩子, 然後在孩子身邊幫助孩子解決困難的。 要不是在第一時間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那麼寶寶或許就會感覺沒有安全感, 接下來寶寶也不會想著讓他們的需求從爸爸媽媽那裡得到滿足, 有時候或許會引發寶寶的憤怒和其他情緒問題, 對於孩子建立信心是有著非常大的影響的。

2、深情照料

嬰兒在有了意識以後第一時間關注的就是他們的爸爸媽媽, 同時不僅僅是純粹的感官現象,

Advertisiment
從爸爸媽媽的接觸、擁抱和親吻或更感性的照料, 寶寶其實也是明白的, 是能夠懂得爸爸媽媽對於自己濃濃的關愛的。 愛☆禁☆撫讓他們感到被喜愛, 也讓孩子有著強烈的信心。 親情是爸爸媽媽非常輕鬆就能夠和寶寶溝通的方式, 爸爸媽媽對孩子的關心和愛能夠讓孩子感受到他們是被在乎的, 而這個消息能夠説明培養他們的自信心!

3、鼓勵探索

要是你想要擁有一個自信的寶寶, 鼓勵寶寶探索、玩耍, 在你面前玩耍, 讓寶寶知道你一直在他的身邊, 這樣能夠幫助建立寶寶的信心和獨立性, 嬰兒獲得資訊的一個很簡單的方式就是知道關心自己的人在自己的身邊, 自己是有人支持的。 要是寶寶正在進行著爬行鍛煉的話,

Advertisiment
爸爸媽媽可以讓他們去拿一個相距一兩英尺遠的玩具, 同時在寶寶爬行的時候一直注視著他, 確保他們可以很容易地爬回來, 這樣才能夠保證舒適性和安全性。 同時還要知道的是, 提高積極性, 要是寶寶已經成功地探索, 一個微笑, 一個擁抱或:“哇, 你拿到了玩具, 非常好!”這樣一來能夠讓孩子更獨立, 所有這一切都有助於寶寶更有信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