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貝為什麼超愛哭

你也為孩子超愛哭而煩惱嗎?面對孩子的哭鬧, 我們常走入一個去汙, 就是只關心怎樣“止哭”, 卻沒有深入探究孩子哭鬧時又怎樣的感受?

商場裡一個三歲左右的小姑娘, 邊哭邊呼喚媽媽。 我走上前, 蹲下來, 安慰她我會陪你一起找媽媽。 此刻, 她的媽媽從不遠處的“藏身地”走出來, 笑著對我說:“我和她幵玩笑呢! ”

似乎成人們總是很“有想法”, 而留給孩子們的, 只有“大哭不止”。

嬰兒期的哭聲

要抱常有“經驗豐富”的人這樣告誡新媽媽:嬰兒若是哭鬧, 就不抱。 他們的“理由”往往是:一哭就泡, 會慣壞孩子;會讓孩子養成一個壞習慣一用“哭”來要脅父母,

Advertisiment
索求父母的安慰, 逬而全面依賴父母, 長大以後無法獨立。

還有一種酷似經典行為主義的主張:在孩子哭鬧時, 不要抱;等孩子不哭時, 再抱他。 這樣就可以讓孩子“知道”一哭, 是得不到滿足的;只有安靜的寶寶, 才會被滿足。 甚至還有一種說法:孩子哭鬧時, 不要著急抱他, 也無需及時撫慰。 據稱這樣做, 一方面可以用“哭”來訓練嬰兒, 增大其肺活量, 另一方面還能讓嬰兒習得“延遲滿足”。

然而, 無論上述理由聽上去有多好聽, 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冷冰冰。

對待嬰兒的哭, 它們的態度只有一個:不許哭!

解析:“哭”這一行為, 在很多父母眼裡是不好的, 甚至是糟糕的。 愛哭的孩子常被視為是具有“不夠獨立、不夠堅強、缺乏自信”的孩子。

Advertisiment
對於孩子的哭鬧, 父母們更傾向于向教育專家討教制止其哭鬧的辦法, 卻疏于探究孩子哭鬧時有怎樣的感受。

比如商場裡那個媽媽“開玩笑”地躲了起來, 她或許沒有想過, 對自己的孩子來說, 這個玩笑並不好笑;被“棄置”的恐懼和絕望, 讓孩子大哭不止, 對幼小的孩童而言, 被父母拋棄, 獨自面對陌生的環境, 這有多恐怖!勇氣的培養首先要^植於內心裡有切實的安全感和被愛的感受, 而缺乏這些, 勇氣是無論如何都無法建立的。

孩子哭聲的背後

哭, 是嬰兒降生後用來表達自我感受的首要方式。 無論是生理需要還是心理需要, 嬰兒都會用哭聲來表達。 所以, 對孩子的哭聲, 無論是輕視還是冷漠,

Advertisiment
都相當於忽視孩子所提出的基本生存要求, 進而使得孩子無法在內心中形成足夠的安全感, 無法養成基本的信任能力。 而在嬰兒時期所養成的安全感與信任感, 對人的一生而言, 對其人格發展而言, 影響都是極其深遠的。

確實, 有些孩子“超級愛哭”, 似乎天生就是“難養”的嬰兒;這其中恐怕多少都跟嬰兒的某種天生氣質有關。 然而將“愛哭”簡單歸結為孩子天生類型, 恐怕就不恰當了。

解析:在養育過程中, “親子互動”環節是至關重要的。 舉例來說, 一個天生慢性子的媽媽“攤上” 一個天生性格急躁的嬰兒, 在其親子互動過程中, 媽媽如果不能及時調整自己的節奏去適應嬰兒, 嬰兒的需要就常常無法按照其自身所需要的方式與節律來獲得及時的滿足,

Advertisiment
那麼這個孩子恐怕就會“變成”一個成人眼中的“難養嬰兒”。 所以, 在嬰兒早期的那些日子裡, 父母要側重調整自己的節奏, 以適應嬰兒的節奏。

強勢父母愛哭娃

父母過於強勢, 孩子則通常相應地表現出膽小與怯儒。 這類父母通常會將自己的某種行為標準視為孩子的遵行準則, 而忽略了孩子有其獨特的身心發展進程。

假如父母認為自己能做到的, 孩子也可以甚至必須做到, 那麼, 在這樣的互動過程裡, 孩子的感受就難免常常被忽視、被否定、被湮沒。

比如在與親友或陌生人聚會時, 父母自然希望孩子能夠表現得有禮貌, 能跟大家友善地打招呼。 可是呢, 有些孩子會認生、會害怕, 會躲到父母身後。

Advertisiment
此刻, 我們常見到有些父母會把孩子從身後用勁拽出來, 敦促他說:“害什麼羞啊?快叫阿姨啊, 快叫叔叔啊, 快叫哥哥、姐姐啊!……”

可憐的孩子啊, 這時“最好”是配合一下。 若是不配合, 父母可能還會繼續枇評說“膽子太小! ”還可能對別人抱歉地說:“我們家孩子膽子小, 比不上誰家的那個誰誰誰……”

在此番互動中, 父母或許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將孩子的“恐懼不安”視為 , “害羞怯慌”。 在這樣父母身邊長大, 孩子要麼學會“配合”父母, 成習父母眼中的乖孩子, 同時也學會壓抑自己的感受與願望;要麼會變得很愛哭, 因為他很少被理解, 很少能在足夠的安全中去面對恐懼, 進而也很難養成真正的勇氣。

解析:有些父母, 常常處於高焦慮狀態中, 他們似乎總在擔心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切。他們會事無巨細地、“三百六十度無死角”地照顧孩子,要求孩子,孩子成長過程裡的一丁點“磕碰”都會讓他們非常緊張。這樣的父母往往也會養育出愛哭的孩子,小傢伙們因為達不到父母的要求,或者因為父母的要求令他們感到難受,壓抑,他們也會選擇大哭來表達內心的情緒。

還有些孩子的父母自身也沒有耐受焦慮和痛苦的能力,孩子在性格上“模仿” 了他們所以在責備孩子愛哭的同時,想想你是否是內心脆弱的父母?

他們似乎總在擔心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切。他們會事無巨細地、“三百六十度無死角”地照顧孩子,要求孩子,孩子成長過程裡的一丁點“磕碰”都會讓他們非常緊張。這樣的父母往往也會養育出愛哭的孩子,小傢伙們因為達不到父母的要求,或者因為父母的要求令他們感到難受,壓抑,他們也會選擇大哭來表達內心的情緒。

還有些孩子的父母自身也沒有耐受焦慮和痛苦的能力,孩子在性格上“模仿” 了他們所以在責備孩子愛哭的同時,想想你是否是內心脆弱的父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