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爸爸媽媽的角度上,
在有了寶寶以後,
相信各位的願望就是寶寶能夠一直健康和安全。
作為家裡的孩子,
在家裡人的眼中真的是捧在手裡怕凍著,
含在嘴裡怕化了。
可是在這個世界上總會有各種各樣的會影響寶寶的安全感的因素,
大家不知道的是,
其實飲食和餵養也是會影響寶寶的安全感的。
要是你對於這兩個因素不是非常瞭解的話,
你要趕緊補一課,
千萬不要因為安全感的缺失而影響了寶貝的營養和健康。
哺乳期——安全感缺失的開始
母乳餵養,
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在最大程度上讓寶貝在吸收媽媽乳汁的時候還可以感受到濃濃的母愛,
Advertisiment
不過,
寶寶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面都是要吸奶的,
但是媽媽的奶水的量卻是一定的,
所以總有一天媽媽的奶水會被寶寶吸收完,
轉奶過程要是不順利的話,
很有可能會讓寶貝有“失去關注”的感覺,
嚴重的還會對需要賴以為生的其他奶類產生畏懼或厭惡心理。
接下來講到的這些事情,
相信很多的爸爸媽媽都經歷過:強行轉奶、只講究速度;媽媽和寶寶很多天都不見面;往媽咪乳☆禁☆頭上塗抹辣椒水、清涼油、苦瓜水等刺激性物質,
強迫寶寶因為這些原因然後放棄吮吸乳☆禁☆頭;強制性地把人造奶嘴往寶貝嘴裡塞;寶貝不吃配方奶就厲聲批評等。
上面講到的這些行為,
Advertisiment
其實都會有一定的可能性讓寶貝
缺乏安全感、情緒總是不好、食欲不振,
總是不想吃東西、拒絕安撫、非常抗拒奶瓶、總是哭個不停、睡眠的品質不太好之類的,
產生的可怕後果就是:因畏懼進食而消瘦、膽子變得很小、抵抗力下降、營養失調甚至營養不良。
並且,
有些孩子會非常沒有安全感,
對於自己的爸爸媽媽會產生懷疑和恐懼心理。
輔食添加期——影響安全感的關鍵期
其實,
在寶寶的這個階段,
他的內心是在發展的,
寶寶對於一切都充滿著好奇心,
這說明他在慢慢接受新事物,
想讓寶寶在很多的時間裡成功添加某種爸爸媽媽覺得非常健康的食物,
是非常困難的,
所以這個時候爸爸媽媽總是會把挫敗感寫在臉上或掛在嘴上;也可能是,
Advertisiment
寶寶慢慢學會自己動手吃東西了,
而愛乾淨的大人總是擔心這樣寶寶會吃進髒東西或吃得過於淩亂然後就會用自己的方法來限制寶寶自己進食的行為。
其實他們不知道的是,
這些不愉快、不滿、阻止、批評甚至呵斥,
會在一定程度上嚴重挫敗寶貝的自信心,
還會增加他們對食物和進食的恐懼或反感,
就會導致寶寶對吃飯很抗拒。
幼兒期——可能進一步傷害安全感
1歲後已經逐步建立起三餐飲食模式,
在寶寶的這個時候因食物而生的不安全感往往來自餐桌:
爸爸媽媽挑食,
一定要讓寶寶吃某種事物、過度關注寶貝進餐、一日三餐不能夠保證、在進餐時說一些不開心的話題,
這樣就會造成餐桌氣氛焦慮或有壓力等,
Advertisiment
也有可能是由於寶寶進餐時間長或注意力不集中總是大聲呵斥寶寶,
或者當著親朋好友的面提及“寶貝不好好吃飯、挑食”等,
前面所提到的都會讓寶貝對食物產生抗拒或逆反心理。
尤其是對於難養型氣質或啟動緩慢型氣質的寶寶來說,
爸爸媽媽不經意間會傷害他們自尊心和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