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貝翻身練習的時機與策略

時間:4~6個月

翻身, 是寶寶坐起來的前置動作的重要發展, 也代表神經、骨骼、肌肉等部位漸漸發展成熟。 通常翻身的順序是從趴著變躺著、再從躺著變趴著, 不過並非每個孩子的發展都如此。 另外, 4個月大的寶寶會有點側翻, 但不見得翻得過去, 陳慧如醫師提醒:「這時期父母要特別注意, 別讓幼兒翻身的瞬間就不小心從床上掉落。 」

當寶寶翻身的同時亦在練習動作協調, 蔡意茹治療師解釋:「開始翻身先是未分節式翻身, 手和腳一起往同一邊倒。 6個月時, 才是分節式翻身, 也就是由手先動、再腳動;或腳先動再換手。

Advertisiment

狀況題

小手容易卡住

給孩子多一點訓練、帶著他做。

在寶寶1~2個月大時會出現「不對稱的頸張力」反射。 陳慧如醫師解釋, 通常「不對稱的頸張力」反射消失, 寶寶才有辦法翻身。 此反射是原始反射, 出生時腦部即具有。 但隨著年齡增長, 腦部發展逐漸成熟, 此反射也會漸漸消失, 這時寶寶才會翻身。 因此, 當寶寶翻身時手部卡住, 不一定與他左右手的力量有關。 原則上, 如果他的腦部已經發育成熟讓他能做這個動作, 只要大人稍微幫忙即可。

有時寶寶剛開始翻身, 可能技巧不夠成熟所以不知怎麼翻而壓住手, 蔡意茹治療師指出:「可以給孩子多一點訓練、帶著他做, 有時他會從錯誤中學習, 慢慢愈來愈好。 」若到6、7個月翻身時還會卡住一隻手,

Advertisiment
不妨觀察寶寶平常能否自己撐起來?是否他的手部比較沒力?並留意他的神經、肌肉或骨骼是否有問題。

爸媽的輔助重點

讓他多趴著玩、別穿太厚

父母在輔助寶寶翻身時, 建議讓他趴著, 當他趴著時頭部會想抬起來, 此時可訓練軀幹的肌肉力量, 且他可自行控制力道。 因此, 當寶寶的肌肉力還不足而難以翻身時, 陳慧如醫師指出:「不妨在他醒的時候多讓他趴著玩。 」另外, 在秋冬季節, 別讓孩子穿衣服太多或太厚, 以免阻礙寶寶翻身的動作, 倘若寶寶的身材較圓, 可以協助寶寶將壓在身體下面的手往上舉, 讓他比較容易翻身。

此外, 父母在訓練寶寶時, 蔡治療師建議:「可以將他放在被單或大毛巾上, 讓他微微側身,

Advertisiment
藉由一些力量讓孩子翻向另一邊。 」也可利用在床上或地上練習時, 父母帶著他的手跟腳, 一起往同一邊翻。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