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貝脫臼媽咪鎮靜最重要!

僅僅就是一個不經意的提拉動作.寶寶的小胳膊就發生了關節脫臼。 最讓媽媽煩惱的是.脫白特別容易反復發生。 呀!寶寶脫臼了!面對因疼痛兒大哭不止的寶寶, 媽媽慌了, 怎麼辦呀?如何正確處理, 才能減輕寶寶的痛苦, 又不誤傷情呢?

1到4歲的寶寶容易脫臼

寶寶較容易發生脫臼。 你拉著他快跑, 或是跟他拔河試試力氣, 就可能讓他脫臼。

這裡說的脫臼, 在醫學上又被稱作“小兒橈骨頭半脫位”經常發生在1到4歲的寶寶身上, 最容易發生脫臼的關節是肘關節和肩關節。 這是因為4歲以下的寶寶橈骨頭上端尚未發育完全,

Advertisiment
肘關節囊及韌帶均較鬆弛薄弱, 穩定性和保護性都較差, 加上寶寶大運動能力還沒有發育協調。 因此, 當爸爸媽媽牽拉不當、寶寶受到較強外力時, 都容易造成關節兌臼。 脫臼還與寶寶缺乏等營蕎不良問題有著一定的關係。

細心發現寶寶脫臼信號

發生脫臼後, 如果是不會說話的小寶寶, 會驟然間啼哭不止, 會說話的寶寶除了哭之外, 還會訴說胳膊疼痛。 細心發現寶寶脫臼信號發生脫臼之後, 有些寶寶會哭及訴說疼痛。 但由於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善, 一些寶寶對疼痛反應遲緩, 發生脫臼之後, 往往哭幾聲就會安靜下來。 針對這種狀況, 就要求家長能保持警覺, 平時細心觀察’如發現寶寶有異常情況要立即檢査確認,

Advertisiment
以免延誤寶寶的傷情。 活動是否受限:發生脫臼部位的肢體活動會受到限制, 例如, 寶寶肘關節脫臼時, 胳膊不能抬舉、取玩具, 不能自由活動。

劇烈疼痛:—旦觸碰發生脫臼的部位時, 寶寶會因為疼痛而出現劇烈反應, 比如大哭不止。

關節異常:發生脫曰部位肢體的形態位置可能會發生變化, 寶寶可能會出現肢體縮短或者延長、關節處明顯琦形等症狀。

寶寶脫臼後應該怎麼辦?

一旦寶寶發生脫臼, 家長首先要鎮靜, 不要驚慌失措, 要抓緊時間正確處理。

在寶寶脫臼後有兩三個小時左右的寶貴時間, 要趕在此時間內由專業醫生把寶寶的關節恢復原狀。 如果脫臼後時間拖延太久, 或是關節脫位後沒有及時發現,

Advertisiment
再或處理不當, 脫位處往往會產生局部充血, 腫脹現象, 復原就困難得多了, 而且有可能導致關節移位, 或是關節內折等併發症。 在寶寶脫臼之後, 家長首先要好好安慰因為疼痛而啼哭的寶寶;其次要用夾板、繃帶等輕輕固定脫臼的部位, 然後儘快送寶寶到醫院治療。 在送醫院過程中, 注意不要隨意移動患肢, 以避免在移動過程中對寶寶造成二欠傷害。

專業的醫生能很快將脫臼復位。 復位時陪伴在寶寶旁邊的父母可聽到輕微的響聲, 復位後寶寶肘關節疼痛基本消失, 並可用患手上舉取物。

復位後要護理脫臼

復位後的護理非常重要, 如果護理不當, 有可能造成寶寶習經常性脫臼。 雖然復位後關節回復到原來的位置,

Advertisiment
但受傷的韌帶或者周圍的組織也還是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 寶寶的疼痛感也沒有萬全消失, 關節有可能在幾周內都不可以活動。 在這種情況下, 醫生會考慮使用三角巾或繃帶將患肢固定在胸前7?10天, 同時避免再牽拉, 以免造成習慣性脫臼。 幼兒脫臼雖經復位, 但很容易復發, 隨著寶寶年齡的増長, 大致到了8歲以後, 幼兒發生脫臼的幾率才會大大降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