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貝這是“鼻炎”了嗎?寶寶鼻炎有哪些症狀

家長老問我:“我家寶寶感冒一周了, 流鼻涕還在流, 有啥辦法嗎?這樣老流鼻涕會變鼻炎嗎?”這個問題讓我很難回答。 如果家長雙方或單方有過敏性體質、有鼻炎病史, 寶寶患鼻炎的幾率比沒有家族史的寶寶要高。 寶寶感冒和鼻炎症狀有所相似, 也有所區別。 上呼吸道感染有個過程, 鼻塞、流涕是上感的一種表現;而寶寶鼻炎表現可能又是上呼吸道感染的部分表現。 你聽了是否感覺繞來繞去有點暈?聽潔姐來聊聊。

嬰幼兒疾病中“感冒”的發生率應該是名列前茅的, 醫學上稱之為“上呼吸道感染”。 指上部呼吸道的鼻、咽和喉部的呼吸道炎症,

Advertisiment
臨床診斷的“急性扁桃體炎”、“急性咽炎”、“急性鼻咽炎”都屬於上感。 一年四季都會發病, 但冬春季節交替時較多, 嬰幼兒最多見, 每年常有數次。

“上感”症狀表現輕重度不同。 輕度症狀表現為低熱、流涕、鼻塞、輕咳、打噴嚏、腹瀉或輕度嘔吐等, 鼻黏膜充血水腫, 分泌物增多, 咽部稍紅, 頸部或頜下淋巴結可輕度腫大, 精神狀態良好, 自然病程在7-10天左右。 重度症狀體溫一般較高高, 常在39℃以上, 症狀表現為精神較弱、頭痛、陣咳、咽痛、嘔吐、乏力、畏寒、食欲下降等, 有明顯的咽部充血, 扁桃體紅腫, 頜下淋巴結腫大壓痛。 炎症還可波及中耳、鼻竇和氣管, 引起中耳炎、鼻竇炎、結膜炎和氣管炎。 有時還會伴有腹痛,

Advertisiment
輕壓臍周部位有疼痛感, 多為腸系膜淋巴結炎, 如果腹痛劇烈沒有好轉, 父母應及時帶嬰幼兒去醫院就診, 一般病程2周左右。

鼻炎即鼻腔炎性疾病, 是病毒、細菌、變應原、各種理化因數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的炎症。 鼻炎的主要病理改變是鼻腔黏膜充血、腫脹、滲出、增生、萎縮或壞死等。 鼻炎分好多種類:急、慢性鼻炎、萎縮性鼻炎、肥厚性鼻炎、過敏性鼻炎等, 不同的鼻炎類型表現有所不用。 嬰幼兒鼻炎常見臨床表現主要為:

1、鼻塞 :鼻塞特點為間歇性。 在白天、天熱、運動時鼻塞減輕, 而夜間, 靜坐或寒冷時鼻塞加重。 由於鼻塞, 間或有嗅覺減退、頭痛、頭昏、說話呈閉塞性鼻音等症狀。

2、噴嚏、流涕 :多見晨起連續噴嚏, 流涕常為黏液性或黏膿性,

Advertisiment
偶成膿性。 膿性多於季發性☆禁☆感染後出現。

3、鼻癢、嗅覺下降 :寶寶經常由於鼻癢、眼癢揉鼻子、揉眼睛。 反復發生的鼻炎可表現為嗅覺下降, 一方面因為為鼻黏膜腫脹、鼻塞, 氣流不能進入嗅覺區域;另一方面為嗅區黏膜受慢性炎症長期刺激, 嗅覺功能減退或消失。

4、全身表現: 嬰幼兒由於頭痛、頭暈會出現煩躁、食欲不振、鬧夜、發燒等。

寶寶流鼻涕了到底是“感冒”還是“鼻炎”呢?其實感染君來了, 寶寶鼻炎表現是上呼吸道感染表現的一部分, 畢竟鼻子是上呼吸道的一部分, 輕度的感冒或許和鼻炎表現難以分辨。 主要的區別在於感冒全身表現比較明顯, 而鼻炎鼻部症狀顯著, 全身症狀輕微。

形象的比喻一下:

Advertisiment

“大冒”和“小鼻”一起打鼻涕怪獸, “大冒”沖在前面, “小鼻”躲在“大冒”懷裡一起作戰那就是“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有一天“小鼻”勇敢地沖在“大冒”的前面奮勇對抗, “大冒”閒散地打打醬油時應該就是“鼻炎”。

寶寶有一種鼻炎表現有明顯的遺傳特性和症狀特性, 那就是過敏性鼻炎, 又稱變應性鼻炎。 它和寶寶“感冒”就有明顯的區別, 我們來對比區分一下吧!

孩子鼻塞、流涕來了, 媽媽不用老煩惱是“感冒”呢?還是“鼻炎”呢?除了容易區分的過敏性鼻炎以外, 鼻涕怪獸都是“大冒”和“小鼻”一起來對付的。 家長注意家庭護理, 多喂水、出汗及時擦乾、發燒注意物理降溫, 症狀加重請區分表現按科就診、按醫囑治療。

“大冒”與“小鼻”在嬰幼兒期其實蠻難區分的,

Advertisiment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家長莫多糾結, 家庭護理差不離, 按醫囑治療才是正道。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