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專家來解讀寶寶易患的哪些腦瘤疾病

* 疾病簡介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 它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傳染性較強。

* 典型症狀

流腦發病初期類似感冒, 流鼻涕、咳嗽、頭痛、發熱等。 病菌進入腦脊液後, 頭痛加劇、嗜睡、頸部強直、有噴射樣嘔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狀。

* 傳染源

帶菌者和病人, 病人從潛伏期末開始至發病10天內具有傳染性, 病原菌存在于患者或帶菌者的鼻咽分泌物中。 在流行期間, 一家有2人以上發病者占2%~4%, 但人群中鼻咽部帶菌率常顯著增高, 有時高達50%以上, 人群帶菌率超過20%時提示有發生流行的可能,

Advertisiment
所以帶菌者作為傳染源的意義更大。

* 傳播途徑

病原菌借咳嗽、噴嚏、說話等由飛沫直接從空氣中傳播, 因其在體外生命力極弱, 故通過日常用品間接傳播的機會極少。 密切接觸, 如同睡、懷抱、喂乳、接吻等對2歲以下嬰兒傳播本病有重要意義。

* 人群易感性

任何年齡均可發病, 從2~3個月開始, 6個月~2歲發病率最高, 以後隨年齡增長逐漸下降, 新生兒有來自母體殺菌抗體故發病少見。

* 流行特徵

發病從前1年11月份開始, 次年3、4月份達高峰, 5月份開始下降。 其他季節有少數散發病例發生。 由於人群免疫力下降, 易感者的積累, 以往通常每3~5年出現一次小流行, 8~10年出現一次大流行。 流行因素與室內活動多, 空氣不流通, 陽光缺少, 居住擁擠, 患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等有關。

Advertisiment

* 應對措施

一旦發現流腦病人要立即送醫院隔離治療。

* 預防護理

腦膜炎雙球菌在一般環境中很容易死亡, 利用冷、熱、乾燥、陽光和普通消毒劑的作用都可以將其殺滅。 冬春季節應勤換衣被, 經常開窗通風, 在“流腦”流行期, 不要帶孩子去公共場所玩耍, 更不要帶孩子到發病的小孩家去串門, 外出要帶口罩, 這些都是切實可行的措施。 此外, 每年進行一次預防接種, 注射流腦疫苗。 學校是孩子比較集中的地方, 可以用0.3%的呋喃西林或2%~3%的黃鏈素溶液滴鼻、噴喉, 每天2次, 連用3天。 中草藥用藿香、佩蘭、板藍根、蒲公英各9克煎服, 都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