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母親在兒子上幼稚園之前, 就常常拉住對學習根本不感興趣的孩子, 指著一些字問他:“你看看這是什麼字?”孩子皺著眉頭說:“不知道。 ”即使如此, 這位母親仍然耐心地哄著他說:“不要這樣, 仔細看好了。 ”然後想出各種方法,試圖教他學習一些東西。 有時候這位母親也會產生疑問:這麼做好嗎?然而如果不這樣做的話, 心裡又會感到十分不安。 等到這個孩子上了幼稚園以後, 到了盛夏還不肯把他在冬天穿的內衣脫下來。 可是長褲實在是沒法再穿下去了,於是這位母親就試圖使用強制的辦法把孩子的“冬衣”脫下來,
Advertisiment
這位母親就是韓國延世大學醫學院兒童心理學系教授, 漢城新村聖佛蘭思醫院兒童心理科醫生申宜真女士。 看到這裡我們不禁會想:原來“專家”在撫養孩子的問題上也和我們一樣吃盡了苦頭啊。 最近, 申教授又寫了一本叫做《好媽媽, 慢慢來》的書。 看到這個書名, 你或許又會感到吃驚:在現在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 在撫養孩子的問題上竟然還能不著急嗎?
“現在好多做母親的都帶著‘有一分投入就有一分回報’這種資本主義式的想法, 希望能夠儘快、儘量多地教給孩子一些知識, 這是非常錯誤, 而且也是極不科學的。 如果希望培養出和我們這個世紀的要求相適應的人才的話,
Advertisiment
申教授同時還斷言:現在實行的(從孩子還在吃奶的時候起, 就試圖教給孩子一定的知識的)所謂“早期教育”實際上正在毀掉我們的孩子。 “在21世紀,只有那些具有主體性和創造力的人才能夠符合時代的要求。 創造力是通過孩子們親自去實踐, 經歷失敗, 然後再進行新的嘗試這樣的過程獲得的。 可是, 現在的年輕母親們不給孩子以經歷失敗的機會。 在本來應該形成他們自己的人生‘框架’的時候, 我們的母親們卻偏偏使勁地給孩子們注入‘內容物’。 ”
在如何才能使孩子形成其適當的人生框架的問題上, 申教授強調的方法是問孩子“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