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需要遵循的營養原則
妊娠第一個月, 寶寶需要的營養並不多。 不過從現在開始必須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不挑食、不偏食、保持營養平衡。
懷孕期間吃得好, 不是指吃得多或“一人吃雙份”, 因為准媽媽所需要的熱量不會因為懷孕而加倍, 吃得合理是最重要的。 特別應注意除能量以外的營養素的攝取充足, 因為它們對母親的健康及寶寶的身體智力發育至關重要。 這些營養素包括鈣質、葉酸、鐵質、維生素B12、鋅質、亞麻酸和亞油酸(必需脂肪酸)。 另外避免飲濃茶、濃咖啡及可樂型飲料,
Advertisiment
2. 補充鈣質非常重要
鈣質能幫助准媽媽和寶寶建造強壯的牙齒和骨骼。 為了確保准媽媽孕期獲得足夠的鈣質, 准媽媽攝入的鈣應比平時多50%, 特別是在懷孕的早中期, 如果准媽媽沒能攝入足夠的鈣質, 身體會從貯藏庫(如骨骼)中獲取鈣質, 這會導致准媽媽的骨量減少, 增加日後患骨質疏鬆的幾率。 懷孕期間缺乏鈣質會導致肌肉痙攣, 如小腿抽筋, 此外攝取足夠的鈣質可預防孕期高血壓的發生。 一般說來, 准媽媽在妊娠早期每日需鈣量為800毫克, 這並不需要特別補充, 只要從日常的乳製品、魚、肉、蛋等食物中合理攝取就夠了。 蔬菜、豆類、油料種子、蝦皮、海帶和髮菜含鈣也很豐富。
准媽媽切忌盲目地攝入高鈣飲食,
Advertisiment
3. 不要忘記補葉酸
葉酸是維生素B族的一種, 是細胞製造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營養素, 對於孕期營養和健康極為重要, 尤其在孕早期。 因為葉酸會影響胎寶寶腦部和脊髓的發育, 攝取不足將會導致胎寶寶神經管畸形(如脊柱裂)。 畸形的發生通常在妊娠的前28天, 多數准媽媽此時還沒有意識到已經懷孕, 所以補充葉酸的時間應從孕前1個月到孕後3個月。 推薦每天補充400微克。
Advertisiment
葉酸還是紅細胞形成所必需的物質。 懷孕期間身體對葉酸的需要量也因紅細胞的迅速增殖而大量增加。 葉酸缺乏將導致貧血, 增加了流產機會, 胎寶寶亦可能營養不良。 深綠色蔬菜、豆類、新鮮水果、添加葉酸的牛奶, 添加葉酸的穀物, 都是葉酸的極好來源。 但是葉酸在烹調時易被破壞, 建議吃生的或稍加烹煮的蔬菜, 如紅莧菜、菠菜、生菜、蘆筍、豆類、酵母、動物肝及蘋果、柑橘等。
4.促成紅細胞生成的鐵質
鐵質對于准媽媽紅細胞的生成, 胎寶寶的成長及新生嬰兒的紅細胞生成特別重要。 孕期所需的鐵質是平時的2倍, 孕期缺鐵將導致貧血。
吃紅色肉類(如豬、牛、羊肉)是獲得鐵質的最好方法。
Advertisiment
5.維生素B12和鋅質
維生素B12在孕期細胞的形成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 每天飲食一般可提供足夠量的維生素B12, 而一旦含量不夠將會影響胎寶寶神經系統的發育。 鋅質對于確保胎寶寶以及寶寶出生後的正常發育非常重要, 鋅質攝取量低可能會影響寶寶的出生體重。 肉類、蛋、牛奶和乳酪是鋅質和維生素B12的良好來源。
6.必需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如亞油酸、亞麻酸)是在人體中不能合成的, 必須從食物中攝取脂肪酸。 它們在孕期非常重要,
Advertisiment
7. 吃想吃的東西
很多准媽媽從懷孕開始, 總感覺饑餓, 這種餓餓感和以前空腹的感覺有所不同。 懷孕後, 准媽媽的口味和胃口多少會起一些變化。 在孕初期, 許多准媽媽變得“愛吃”起來, 這並沒多大關係, 想吃就吃, 在懷孕初期時沒必要壓抑自己的食欲。 當然, 食物最好以清淡、易消化的為主。 平時隨身帶一些食物, 感覺餓的時候拿出來吃。 一下子不要吃太多, 以少食多餐為原則。
懷孕中, 必須注重均衡的營養。 但有些准媽媽在懷孕初期因孕吐嚴重, 無法攝取到充分的營養。 因此, 在孕吐時期, 最好盡可能地吃,才不會造成營養失調。 腹中胎兒的營養,均經由胎盤取自母體。准媽媽每天吃飯除了自身需要外,還要負擔胎兒生長發育的營養,並要蓄積營養為以後的分娩及哺乳做好準備。因此,必須注意充分的營養。基本上,每餐中均應有充足的蛋白(可從肉、魚、貝類中攝取)、有機物(可從蔬菜、瓜果、海藻中攝取)、糖類(可從米飯、麵包、芋類中攝取)與脂肪類(可從奶油、豬油、植物油中攝取)等四大類。
最好盡可能地吃,才不會造成營養失調。 腹中胎兒的營養,均經由胎盤取自母體。准媽媽每天吃飯除了自身需要外,還要負擔胎兒生長發育的營養,並要蓄積營養為以後的分娩及哺乳做好準備。因此,必須注意充分的營養。基本上,每餐中均應有充足的蛋白(可從肉、魚、貝類中攝取)、有機物(可從蔬菜、瓜果、海藻中攝取)、糖類(可從米飯、麵包、芋類中攝取)與脂肪類(可從奶油、豬油、植物油中攝取)等四大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