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專家指導:隔代育兒的理念衝突和矛盾

發燒、腸胃炎、咳嗽、上火、小外傷、尿布疹, 孩子最常見的健康問題, 經常夾雜著不少隔代育兒的理念衝突和矛盾。 這次, 乖乖網專家來做診斷, 對科學養育做出指導, 更能讓我們對隔代育兒關係進行思考和學會如何處理。

場景一:寶寶發燒了

媽媽和姥姥一起焦急地坐在診室裡。

媽媽抱怨:“都是我媽給穿得太多, 稍微一動就出汗, 出汗著涼就發燒。 ”老人反駁道:“是穿得太少, 凍著了才生病的。 ”

乖乖網怎麼斷?

寶寶正在快速生長發育中, 有自己的生理特點, 新陳代謝快、消耗也大, 體力活動後比成人更容易出汗。

Advertisiment
寶寶出汗時, 皮膚的毛細血管容易擴張, 汗腺口開放, 因此容易受涼。 如果寶寶穿得過厚, 體溫散熱不良, 即使寶寶沒有體力活動也很容易出汗。 但是, 每個寶寶愛不愛出汗又是因人而異的, 關鍵是家長要隨時觀察寶寶的身體情況, 發現寶寶身上有汗, 立即幫他擦乾汗水, 調節衣物, 避免受涼, 並注意給寶寶補水。

每個寶寶該穿多少衣服呢? 一般來說, 寶寶活動時可以比成人少穿一件薄衣;外出或天氣涼時要多穿一件衣服。

孩子生病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 可能是出汗後受涼, 也可能是穿得太少受涼, 更可能是其他原因。 沒有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生病, 遇到寶寶生病時, 老人和年輕的父母追究到底是誰的責任太沒有必要了,

Advertisiment
還是齊心協力把寶寶照顧好更重要。

場景二:寶寶得胃腸炎了!

開始奶奶以為是天氣太熱, 寶寶不愛吃飯, 就哄著吃, 追著喂。 後來寶寶開始吐, 全家人慌了手腳, 趕緊帶寶寶到了醫院。

媽媽向醫生描述:“都是老人追著喂, 孩子根本不需要吃那麼多!奶奶總擔心寶寶吃得少, 結果把胃都撐壞了! ”老人嘀咕道:“哼, 還說我, 就是你們那天給吃冰淇淋吃的! ”

乖乖網怎麼斷?

寶寶的飲食習慣是需要全家人統一思想來培養的!比如寶寶吃飯時要逐漸養成坐在飯桌前吃的習慣, 吃飯時不能玩玩不能看電視。 原則上, 在寶寶滿15個月的前後(視自家寶寶的具體情況而定), 就可以讓他自己吃飯了, 當然, 需要成人在旁邊給他些必要的幫助。

Advertisiment

如果寶寶自己不想吃, 家長也要給寶寶“講”清道理了, 但不要追著餵飯。 如果養成寶寶自己不吃就追著喂的習慣, 幾次之後, 聰明的小傢伙就會想:哦, 原來我想玩不想吃也沒關係, 沒吃飽反正你們會來喂我的。 這樣可就養成了不良的飲食習慣。 如果寶寶真的吃飽了, 不要追喂;如果沒吃飽, 下一頓他會自我補充, 老人應該相信孩子自己對饑飽的判斷。 如果確實擔心孩子吃得過少, 那麼可以看看是不是多變點花樣來調節。

在這裡還想提醒年輕爸媽:雖然天氣越來越熱了, 但是寶寶是不能吃冰淇淋的, 尤其是3歲以內的小寶寶。 冰淇淋一是糖分高, 很容易破壞寶寶的食欲;二是含有比較多的添加劑, 對健康不利;三是過涼,

Advertisiment
會刺激寶寶嬌嫩的消化道黏膜, 引起腹部不適;四是很可能不衛生, 我們能抵抗的一些細菌寶寶的腸胃卻不能承受, 容易引起胃腸道感染。

場景三:寶寶早上開始咳嗽

母女倆帶著寶寶坐在診室內, 一副互相不服氣的樣子。 媽媽告訴醫生:“我覺得孩子咳嗽必須馬上到醫院, 査一下是細菌感染還是什麼的, 要不要吃抗生素。 我媽非不讓來, 出門前打了一架。 ”老人分辯說:“孩子咳嗽幾聲很正常, 喝點糖漿, 自己煮川貝冰糖梨水給他當水喝就行了。 不用動不動就跑醫院。 咳嗽沒治好, 倒被傳染上了其他病!”

乖乖網怎麼斷?

寶寶咳嗽可由許多原因引起, 如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咽炎、喉炎、扁桃體炎等, 也可能是某些疾病如肺炎、某些傳染病的早期表現,

Advertisiment
所以, 當寶寶咳嗽時, 可觀察寶寶的咳嗽症狀非常重要。

大人要仔細觀察寶寶在咳嗽的同時有沒有發熱, 精神好不好, 咳嗽是白天重還是夜裡重, 咳嗽是日漸減輕還是日漸加重。 我建議, 在瞭解了寶寶的一些基本情況後再決定是否去醫院更為合適, 根據病情的描述和發展, 醫生會更快地判斷是否該使用抗生素, 還是用其他藥物治療。

如果寶寶只是輕微的咳嗽, 但精神很好, 可以煮些梨水、荸薺水來調理, 但儘量少加或不加糖。 如果寶寶咳嗽起病很急, 就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用藥問題應聽從醫生的意見, 即使是川貝、苦杏仁等中藥材也不要亂給寶寶吃。

有時候, 老人在育兒上更有經驗, 也更冷靜和善於觀察, 還是值得年輕父母尊重和學習的。但是年輕父母的育兒理念更科學,也更善於判斷什麼時候該將孩子送往醫院,不耽誤治療。

場景四:關於上火

這是一次常規的體檢,乖乖網說寶寶各方面發育得都不錯,最近也沒怎麼生病。但是,關於上火的問題,婆媳倆想請乖乖網給個說法。

老人說:“小孩生病多半是上火引起的。我家寶兒就經常上火,要不是我平時常給吃著些涼性的小藥,早就經常生病影響發育了。”媽媽生氣地說:“根本就沒有上火這麼個說法。孩子不能亂吃藥。我平時也不敢說您,今天就問問吧! ”

乖乖網怎麼斷?

所謂上火,多是民間常用的說法。寶寶處在生長發育高峰階段,消耗的能量和體液比較多,天氣乾燥、溫度忽冷忽熱以及雨水稀少時,寶寶確實容易出現大便乾燥、口舌生瘡、偶爾出現幾聲咳嗽的症狀,這時可以給寶寶多喝水、多吃些水果,在食譜中加些各種顏色的新鮮蔬菜,一定要注意食物清淡,避免吃過於油膩的食物。

但是,真的不要隨意給寶寶吃藥,要記住,是藥三分毒!尤其是民間流傳的一些涼性小中藥,不是寶寶專用的藥材和劑量,更可能含有重金屬成分,對寶寶的健康乃至發育都是十分不利的。年輕父母遇到比較強勢、愛自作主張的袓父母時,可以像這位媽媽一樣,通過全家人都信任的醫生的話來改變老人一些不合適的做法。

場景五:寶寶被跑得太快的大孩子撞傷了

好在只是皮外傷。在診室做了簡單的處理後,關於推車問題,年輕媽媽想找醫生討個說法。這雖然不是醫生的診治範圍,但乖乖網還是耐心地給出了回答。

媽媽說:“平時白天都是老人帶孩子出門,牽著孩子行動不靈活,有點小情況就躲避不及時。我就總是讓她帶寶寶出門時推推車。安全第一嘛! ”老人也理直氣壯:“如果推上車,我就更顧不過來了!我願意帶著孩子慢慢走,她還能活動活動,運動多吃得香睡得著。今天就是個小意外嘛! ”

乖乖網怎麼斷?

寶寶外出時要不要推車呢?這要看具體情況。月齡小的寶寶外出時當然最好推車了,可以把寶寶放在車裡,寶寶舒服,視線好,老人也不累。但是在寶寶會走後,推車基本是在寶寶感到勞累時的“休息站”。老人一邊照看著孩子一邊推車,確實非常辛苦。而且孩子大一些特別喜歡自己推著車玩,也存在危險。

寶寶會走、會跑後外出,尤其是只有老人自己帶著時,我建議可以不用推車。寶寶自己活動身體有利於動作的協調和感覺統合能力的提升,但是特別需要提醒的是:寶寶不能離開家長的視線,帶寶寶過馬路時,最好將寶寶抱在懷裡,防止意外事情的發生,也避免寶寶吸入過多的汽車尾氣。

至於這次寶寶被撞傷之事,可能責任更多在對方寶寶和家長的不小心。不過這也提醒老人,除了照看好手裡牽著的寶寶,也要隨時關注周圍的情況。其實年輕的父母帶寶寶外出,也經常避免不了各種小狀況、小意外的發生,不能因噎廢食,也不能對老人有過多責怪,大家可以相互提醒,提高安全意識。

場景六:寶寶得尿布疹了

寶寶的尿布疹並不太嚴重,但年輕父母和老人關於用不用紙尿褲的爭辯,卻再次升級。

老人說:“孩子的紅屁屈都是老穿著紙尿褲的緣故!面是說她爸爸、媽媽太懶,應該早點把屎、把尿,孩子就不會受這罪了 ”媽媽說:“這都什麼時代了!早就不提倡把便了。把便不僅影響孩子身體發育,對心理也特別不好。現在天熱,出現紅屁屁很正常呀! ”

乖乖網怎麼斷?

紙尿褲的出現,確實給年輕父母帶來很多方便,但是它的使用也不是毫無弊端,使用要因人而異,更要因時而異。比如為避免寶寶受涼,在天氣寒冷時,盡雖使用紙尿褲,夜裡為不干擾寶寶和家長的睡眠,也可以給寶寶用紙尿褲。

但是天氣炎熱時,可以在白天適當地去掉紙尿褲,或者用布尿布和紙尿褲輪換使用。寶寶的皮膚嬌嫩,紙尿褲的包裹加上尿液成分的刺激,寶寶確實容易出現尿布疹。那麼換完尿布、剛剛尿完尿時,要讓寶寶的小屁屁多在空氣中通風一會兒。實在必須使用紙尿褲,局部又總是紅紅的時候,可以塗些護臀霜。

至於把便的問題,也是因人而異,也不都是弊端,但時機需要把握,方法要得當。小寶寶由於骨骼包括脊柱以及肌肉的發育尚不成熟,過早把尿不利於寶寶發育。一般寶寶3~4個月(也因人而異)、可以在床上趴得很好時,說明他的骨骼、肌肉系統發育有了一定的基礎,可以試著給他把尿了。

把尿最好固定在一個比較安靜的地方,選擇吃奶後的一定時間內,家長要運用語言、聲音,讓寶寶把這個動作把尿尿聯繫起來,建立條件反射。

把尿習慣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切不可心急,但也要有一定的堅持。老人和年輕父母需要在達成共識的基礎上,根據每個孩子不同的情況,逐漸訓練,允許反復。

還是值得年輕父母尊重和學習的。但是年輕父母的育兒理念更科學,也更善於判斷什麼時候該將孩子送往醫院,不耽誤治療。

場景四:關於上火

這是一次常規的體檢,乖乖網說寶寶各方面發育得都不錯,最近也沒怎麼生病。但是,關於上火的問題,婆媳倆想請乖乖網給個說法。

老人說:“小孩生病多半是上火引起的。我家寶兒就經常上火,要不是我平時常給吃著些涼性的小藥,早就經常生病影響發育了。”媽媽生氣地說:“根本就沒有上火這麼個說法。孩子不能亂吃藥。我平時也不敢說您,今天就問問吧! ”

乖乖網怎麼斷?

所謂上火,多是民間常用的說法。寶寶處在生長發育高峰階段,消耗的能量和體液比較多,天氣乾燥、溫度忽冷忽熱以及雨水稀少時,寶寶確實容易出現大便乾燥、口舌生瘡、偶爾出現幾聲咳嗽的症狀,這時可以給寶寶多喝水、多吃些水果,在食譜中加些各種顏色的新鮮蔬菜,一定要注意食物清淡,避免吃過於油膩的食物。

但是,真的不要隨意給寶寶吃藥,要記住,是藥三分毒!尤其是民間流傳的一些涼性小中藥,不是寶寶專用的藥材和劑量,更可能含有重金屬成分,對寶寶的健康乃至發育都是十分不利的。年輕父母遇到比較強勢、愛自作主張的袓父母時,可以像這位媽媽一樣,通過全家人都信任的醫生的話來改變老人一些不合適的做法。

場景五:寶寶被跑得太快的大孩子撞傷了

好在只是皮外傷。在診室做了簡單的處理後,關於推車問題,年輕媽媽想找醫生討個說法。這雖然不是醫生的診治範圍,但乖乖網還是耐心地給出了回答。

媽媽說:“平時白天都是老人帶孩子出門,牽著孩子行動不靈活,有點小情況就躲避不及時。我就總是讓她帶寶寶出門時推推車。安全第一嘛! ”老人也理直氣壯:“如果推上車,我就更顧不過來了!我願意帶著孩子慢慢走,她還能活動活動,運動多吃得香睡得著。今天就是個小意外嘛! ”

乖乖網怎麼斷?

寶寶外出時要不要推車呢?這要看具體情況。月齡小的寶寶外出時當然最好推車了,可以把寶寶放在車裡,寶寶舒服,視線好,老人也不累。但是在寶寶會走後,推車基本是在寶寶感到勞累時的“休息站”。老人一邊照看著孩子一邊推車,確實非常辛苦。而且孩子大一些特別喜歡自己推著車玩,也存在危險。

寶寶會走、會跑後外出,尤其是只有老人自己帶著時,我建議可以不用推車。寶寶自己活動身體有利於動作的協調和感覺統合能力的提升,但是特別需要提醒的是:寶寶不能離開家長的視線,帶寶寶過馬路時,最好將寶寶抱在懷裡,防止意外事情的發生,也避免寶寶吸入過多的汽車尾氣。

至於這次寶寶被撞傷之事,可能責任更多在對方寶寶和家長的不小心。不過這也提醒老人,除了照看好手裡牽著的寶寶,也要隨時關注周圍的情況。其實年輕的父母帶寶寶外出,也經常避免不了各種小狀況、小意外的發生,不能因噎廢食,也不能對老人有過多責怪,大家可以相互提醒,提高安全意識。

場景六:寶寶得尿布疹了

寶寶的尿布疹並不太嚴重,但年輕父母和老人關於用不用紙尿褲的爭辯,卻再次升級。

老人說:“孩子的紅屁屈都是老穿著紙尿褲的緣故!面是說她爸爸、媽媽太懶,應該早點把屎、把尿,孩子就不會受這罪了 ”媽媽說:“這都什麼時代了!早就不提倡把便了。把便不僅影響孩子身體發育,對心理也特別不好。現在天熱,出現紅屁屁很正常呀! ”

乖乖網怎麼斷?

紙尿褲的出現,確實給年輕父母帶來很多方便,但是它的使用也不是毫無弊端,使用要因人而異,更要因時而異。比如為避免寶寶受涼,在天氣寒冷時,盡雖使用紙尿褲,夜裡為不干擾寶寶和家長的睡眠,也可以給寶寶用紙尿褲。

但是天氣炎熱時,可以在白天適當地去掉紙尿褲,或者用布尿布和紙尿褲輪換使用。寶寶的皮膚嬌嫩,紙尿褲的包裹加上尿液成分的刺激,寶寶確實容易出現尿布疹。那麼換完尿布、剛剛尿完尿時,要讓寶寶的小屁屁多在空氣中通風一會兒。實在必須使用紙尿褲,局部又總是紅紅的時候,可以塗些護臀霜。

至於把便的問題,也是因人而異,也不都是弊端,但時機需要把握,方法要得當。小寶寶由於骨骼包括脊柱以及肌肉的發育尚不成熟,過早把尿不利於寶寶發育。一般寶寶3~4個月(也因人而異)、可以在床上趴得很好時,說明他的骨骼、肌肉系統發育有了一定的基礎,可以試著給他把尿了。

把尿最好固定在一個比較安靜的地方,選擇吃奶後的一定時間內,家長要運用語言、聲音,讓寶寶把這個動作把尿尿聯繫起來,建立條件反射。

把尿習慣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切不可心急,但也要有一定的堅持。老人和年輕父母需要在達成共識的基礎上,根據每個孩子不同的情況,逐漸訓練,允許反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