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專家推薦中醫治療泌尿系感染發熱

祖國醫學將泌尿系感染歸屬於“淋證”範疇。 認為本病的發生主要是由於感受濕熱之邪, 邪蘊下焦, 膀胱氣化失常所致。 急性期多見實熱證, 慢性期則常見正虛邪戀之證。 其發熱有膀胱濕熱、肝膽濕熱、陰虛火旺之別, 臨證應仔細分辨。

一般泌尿系感染急性期發熱屬膀胱濕熱及肝膽濕熱者居多。 若發熱屬膀胱濕熱, 通常可見發熱惡寒, 多伴見小便頻、急、痛, 尿下淋瀝混濁等。 此時治療可選用八正散加減。 若發熱屬肝膽濕熱, 通常可見寒熱往來, 並伴見口苦脅痛, 嘔惡不食等症, 此時治療可予龍膽瀉肝湯化裁。

Advertisiment
若本病反復發作, 則臨床常可見低熱反復, 頭暈乏力、腰酸腿軟, 尿頻急澀痛等症, 此屬腎陰不足, 虛火濕熱, 膠結下焦所致。 治當滋養腎陰, 常用知柏地黃丸加減。

由此可知, 雖然小兒泌尿感染常見發熱一症, 但臨證之時有諸種分類, 辨證治療各有特點, 不能一概而論。

總之, 小兒泌尿系感染引起的發熱, 若經及時、合理的用藥, 大多能治癒。 少數反復發作, 間斷身熱者, 應注意是否為耐藥菌株感染病例, 臨床可採用中西醫聯合治療或中西醫交替用藥的方法, 以減少細菌耐藥性, 提高治療效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