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專家提醒您4-12個月嬰兒易患腸套疊

腸套疊是指一段腸管套入鄰近的另一段腸腔內, 是嬰兒時期的急性病, 多發生於4~12個月的健康嬰兒。 病因至今尚不明了, 一般認為嬰兒時期生長發育迅速, 需要添加輔食來保證營養攝入, 而消化道發育尚不成熟, 功能較差, 各種消化酶分泌較少, 使消化系統處於“超負荷”工作狀態, 年輕的父母不瞭解這個特點, 胡亂給孩子吃些不易消化的食物, 增加胃腸道負擔, 而誘發腸蠕動紊亂, 導致腸套疊的發生。

患了腸套疊, 孩子很痛苦, 肚子陣陣絞痛, 由於小孩子不會說腹痛, 常表現為大聲哭鬧, 四肢亂掙動,

Advertisiment
伴有面色蒼白, 額出冷汗, 發作數分鐘後, 患兒安靜如常, 甚至可以入睡, 但隔不久, 約10~60分鐘, 腹痛再次出現, 複又哭鬧不止, 如此反復發作, 與此同時, 伴有嘔吐、拒絕吃奶等現象, 病初排便, 1~2次為正常便, 哭鬧過4~12小時後, 孩子多排出果醬樣便或深紅色血水便, 這是由於腸管缺血、壞死所致。

嬰兒腸套疊雖然來勢兇猛, 但是對陣發性哭鬧的孩子, 懷疑是腸套疊時, 就應爭取時間, 迅速到醫院就診, 凡病程在48小時內的原發性腸套疊, 無脫水症, 腹不脹, 可以用氣灌腸療法使腸管復位, 復位率在95%以上, 晚期病情嚴重, 需手術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