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專家支招五式培養寶寶獨立性

寶寶的各種能力都是家長培養和鍛煉的後天結合, 因而家長在培養寶寶各種能力方法的作用也是重大的, 生活中, 家長如何培養寶寶的獨立性呢, 下面的五個方法是育兒專家給出的妙招, 家長們在生活中也可以試試這樣的方法, 來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第一式:啟發他自解困難

臨出門時, 孩子突然想起老師要他帶紅色的東西去幼稚園, 而紅色的東西雖然家中有, 卻需要花時間尋找, 而時間對孩子和父母又都非常緊迫, 你是否會立即幫孩子尋找?

對策:如果此時你能啟發孩子, 譬如“你的紅帽子也是紅色的,

Advertisiment
是否可以呢?或者你再想想還有哪些東西也是紅色的?”

提示:當孩子掌握了這種方法, 平時你還可以加大難度, 讓他在有限的時間裡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例如在1分鐘內列舉出所有整理玩具的方法等等, 這些有趣的練習可以讓孩子在遇到問題時不會驚恐不安、不知所措, 而是迅速集中精力、尋找辦法。

第二式:解圍不如學自救

孩子完不成老師佈置的作業, 當他向你求助, 為了不讓孩子受到老師責怪, 你是否會幫他編個理由來應付呢?

對策:你不妨對孩子說:我們應立個規矩, 不許找藉口, 你要對自己行為負責。 接下來, 你不妨找找孩子無法完成作業的根源所在, 是缺乏組織、安排能力, 還是其他。 從根本上停止為他“擦屁股”。

Advertisiment

提示:如果有求必應, 勢必會造成孩子有問題就等著你來為他解決。 平時你可以給他一本日曆, 讓他記下活動時間, 或者用即時貼記下時間安排, 以便隨時提醒。 年齡小的孩子可以用圖畫作為提醒。

第三式:教孩子權衡利弊

為了周日的家庭出遊計畫, 你們已有較長時間的安排, 卻不料孩子又接到同學盛情的邀請, 讓他前去參加他的生日派對。 對此, 孩子不免有些為難, 希望父母為他拿個主意, 你是否會當機立斷呢?

對策:你應該幫助他思考:“如果你去參加同學的生日會是怎麼樣?而你不去參加別人的生日聚會, 同學又會怎麼想?告訴他, 每個決定都會有有利和不利的兩面。

提示:千萬不要替他拿主意。 你應該做的是,

Advertisiment
幫助他去想自己做的每一個決定將帶來的後果, 學會自己權衡利弊。 如果孩子能經常練習做決定, 那麼, 長大後在面臨進退兩難的處境時就能應付自如。

第四式:從失敗中站起來

如果孩子很有信心地參加非常感興趣的球隊選拔賽, 卻被淘汰而沒有錄取, 當他傷心地對你說:我以後發誓再也不會參加這項活動時, 你會如何幫助他呢?

對策:不妨告訴他, 你非常理解他現在的感受, 但是沒有必要落選就放棄這項運動, 沒有人是完美的, 有時總會出錯, 可以找找哪些地方沒有做得更好, 才導致這次失敗, 只要想辦法做好, 還是有機會的。

提示:讓孩子正確對待失敗是幫助他們自立的重要環節。 平時可以給他講講你以前犯的小錯誤以及如何改正的。

Advertisiment
最後應鼓勵孩子在同伴面前, 敢於將自己的不足說出來, 學會自己為自己打氣。

第五式:與同伴協商問題

當孩子為看電視的某個頻道, 與同伴爭論起來時, 你是否會急於參與其中, 為不愉快的他們裁決問題呢?

對策:你可以提醒他們, 生氣是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的, 只有讓自己安靜下來, 各自去尋找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 或是提示他們可以採用扔硬幣等老套但行之有效的方法來決定結果。

提示:沒有什麼辦法比讓孩子自己通過協商解決問題更好。 而父母的責任, 只是在於提示他們協商時注意各自的行為。 在他們互不相讓時引導他們拿出最好的解決辦法。

上面的五個方法是育兒專家給家長的提出的妙招,

Advertisiment
家長可以針對自己的孩子採用不同的方法, 在生活中有意識的鍛煉和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這樣的好習慣和好品質, 對於孩子以後的人生發展也是會受益良多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