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專家教你與寶寶溝通的小技巧

每天與孩子在一起生活, 但也許你並不知道與孩子說話的正確方式。 有關專家提醒說, 用親切的話語更有利於親子間的溝通。

1、家長注意孩子的反應與態度。

現代父母由於工作忙碌, 在和孩子說話時, 常常會急著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指示, 期望孩子乖乖照自己的話做, 最好不要有意見。 所以, 往往沒有仔細地把孩子的話聽完, 而孩子感覺與父母難以溝通, 代溝必然越來越深。 所以家長與孩子說話時的耐心很重要, 不但要聽完孩子的講述, 還要理解孩子所表達的意願。

2、家長注意體會孩子的感受。

如果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

Advertisiment
或者與好朋友或心愛的寵物分離時, 孩子細膩的小心靈會難過半天。 這時候就很需要家長的關心, 但父母如果只是一味地告訴他“沒關係, 堅強一點”, “這沒什麼好難過的”等話語, 這就會讓孩子覺得父母一點都不能體會他的感受, 如果父母把話改一改, 比如說:“你很難過吧?我要是你也會有這種感受的。 ”相信孩子聽到這樣的話一定會有不同的表現。

3、家長要及時瞭解孩子的發展程度。

父母應該知道多大的孩子理解多少的話, 如果父母盡說些孩子無法理解的話, 或提出一些孩子達不到的要求。 這不僅讓孩子覺得辛苦、壓力大, 親子間對話也勢必難以搭得上線, 就很容易形成交流不暢而使雙方之間有代溝的產生。

Advertisiment

每天與孩子在一起生活, 但也許你並不知道與孩子說話的正確方式。 有關專家提醒說, 用親切的話語更有利於親子間的溝通。

4、在回答孩子的問話時要注意方式。

孩子提出問題時, 應先瞭解其真正含意, 並針對孩子的需要做回答。 例如孩子問:“媽媽, 你要不要去買菜?”這個問題的真正意義其實是:“媽媽, 我想跟你一起去買菜。 ”假如你知道孩子的真正目的, 就可以說:“是啊!你要不要一起去?”孩子聽了必定會很高興, 因為這正是孩子當時的心願。

5、家長對孩子說話時要避免用負面意義的說話語氣。

所謂的負面比如家長不要用“我命令你……”、“我警告你……”、“你最好趕快……”、“限你在五秒鐘內……”、“我數到一、二、三……否則……”、“你應該……”、“你真笨”、“你好環”、“你太讓我失望了”、“不可以……”等等帶有指揮、命令、警告、威脅、責備、謾駡、拒絕等負面意義的說話語氣。

Advertisiment
而且說的多了, 孩子對此更是無所謂的態度, 所以家長再說類似的話就沒有任何意義, 還讓孩子感到厭惡。

6、在與孩子交流的話題上, 可以經常變換新鮮的內容。

常變換新鮮的話題會引起孩子的興趣, 例如:“你猜猜看今天我發生了什麼事?”、“你知不知道為什麼小孩子最喜歡恐龍?”、“如果有一天, 太空人真的不到地球……”等問題, 相信會比“今天過得好不好?”“快樂不快樂”更能吸引孩子。 因此有時一些囉嗦的話反而起到更好的效果, 只是要運用得當。

7、家長要懂得充實孩子的生活經驗。

父母與孩子對談的題材, 大部分是來自生活之中,

Advertisiment
因此培養孩子一顆敏銳、好奇的心是很重要的。 父母可以帶領孩子觀察身邊的各種事物, 如一花一草一木, 路上車子的顏色、造型、品牌, 街上行人的穿著打扮、說話內容、百貨櫥窗等, 都可以成為談話的素材, 孩子的觀察力會自然而然地提高。 當然,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 所以父母的引導對孩子是十分重要的。

小編的話:以上種種都說明了與孩子說童言有利親子間的溝通的重要性, 因此, 父母在平時對待孩子提的要求, 如果是合理的, 就不應該只是答應而不兌現。 而對於孩子提的不合理的要求, 也不能一味的使用嚴厲的詞語來拒絕, 以使孩子的心靈受到傷害。 因此, 充分的理解孩子的想法, 做出正確的反應是父母們應努力做到的。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