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專家教您如何防治寶寶缺鐵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是由於體內鐵缺乏致使血紅蛋白(血色素)減少引起。 在嬰幼兒期發病率最高, 對小兒健康和智慧發育危害較大。

為什麼嬰幼兒容易得這種病?

主要因為這一時期嬰幼兒:

生長發育快。 嬰幼兒期生長發育最快, 3~5個月時為初生體重的2倍, 1歲時體重為初生時的3倍。 早產兒體重增加更快。 隨體重增加血容量也快速增加, 如不添加含鐵豐富的食物, 嬰兒尤其是早產兒很容易缺鐵。

鐵攝入不足。 引起缺鐵的主要原因是小兒鐵攝入不足。 人乳、牛乳中含鐵均很低, 但人乳中鐵50%可被吸收, 牛乳中鐵吸收率約為10%。

Advertisiment
正常足月兒從母體儲存的鐵可足夠供應生後3~4個月造血的需要。 從母體儲鐵最多是在胎兒期最後3個月, 所以早產兒體內儲鐵較少。 如果生後不及時補充, 缺鐵是不可避免的。

鐵丟失過多。 正常嬰兒每天排泄鐵比成人多。 未經處理的鮮牛奶餵養嬰兒可能因蛋白過敏而產生少量腸出血, 每天失血約0.7毫升。 此外, 慢性腹瀉、反復感染均可影響鐵的吸收、利用和增加消耗, 促進貧血發生。

缺鐵性貧血對小兒健康有什麼危害?

體內缺鐵不是很快會表現出貧血, 在貧血出現前缺鐵就可危害小兒的健康。 缺鐵除影響血紅蛋白生成外, 還影響肌紅蛋白合成, 使體內某些酶活性降低, 從而影響全身各器官功能。 缺鐵性貧血表現為面色蒼白(特別注意唇、指甲部分)、乏力、不愛活動,

Advertisiment
年長兒會說頭暈、耳鳴。 還有食欲下降、少數異食癖(喜食泥土、牆皮等), 常有嘔吐、腹瀉, 可出現口腔炎、舌炎、胃炎和消化不良等。 缺鐵影響小兒智力發育, 表現為煩躁不安, 精神不振, 較大兒童精神不集中、記憶力減退。 機體抵抗力下降, 容易感染疾病。

如何防治缺鐵性貧血

提倡母乳餵養, 及時添加含鐵豐富且容易吸收的輔助食品, 如肝、瘦肉、魚等。 注意膳食合理搭配。 對早產兒從生後2個月開始用鐵劑預防。

6個月以後應定時查血紅蛋白, 如血紅蛋白在11克/公升以下即為貧血。 明顯貧血應及時找醫生治療。 一般用硫酸亞鐵、富馬酸鐵、葡萄糖酸鐵等, 按醫生囑咐服藥。 兩餐之間服鐵劑最好,

Advertisiment
可減少胃腸刺激, 同時服用維生素C可促進鐵的吸收。 應用鐵劑到血紅蛋白正常後1~2個月, 以補足鐵的儲存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