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專家智囊團支招:寶寶發燒如何護理?

初生寶寶由於抵抗力弱, 一個不小心就容易感染病菌, 發燒更是難以防範。 寶寶發燒是有什麼引起的呢?多少度才算發燒?父母該如何替孩子正確測量體溫?如何自行幫寶寶退燒? 你想知道的專家智囊團都將為你一一解答!


新生兒肛溫超過37.8度, 腋溫超過37度即為發熱

正常新生兒肛溫在36.2度-37.8度之間, 腋下溫度在36度-37度之間;新生兒肛溫超過37.8度, 腋溫超過37度, 即為發熱。 發熱是由於病原菌引起的(細菌、病毒、支原體等), 當這些病原菌侵入機體後, 機體的防禦系統為保護機體, 可作出各種保護機體的反應來抵禦病原菌,

Advertisiment
發熱就是其中的一種抵禦反應。 發熱並不是一個壞現象, 說明機體正在與病原菌作鬥爭, 所以很消耗人的體力, 病人就會嗜睡、乏力。

造成寶寶發燒的因素

非疾病因素

嬰兒體溫容易受外在環境影響:溫度過高(中暑)、衣服穿太多、水份攝取不夠、水份流失(流汗、腹瀉)、房間空氣不流通、劇烈運動前後、某些特殊藥物作用, 其它如預防注射也可能引起發燒。 若體溫呈現不穩定狀態, 則應考慮疾病的可能性。

疾病因素

·小於3個月的嬰兒發燒

以細菌感染最常見(如B型鏈球菌);其它如呼吸道、泌尿道、腸胃道受感染或中耳炎也會引起發燒。 最嚴重的感染疾病是敗血症。 所以新生兒發燒時, 一定要帶給醫生檢查, 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Advertisiment

·大於3個月的嬰幼兒發燒

最常見的是感冒、中耳炎、泌尿道感染。 中耳炎通常是因感冒的細菌或病毒由耳咽管向上感染到中耳, 除了嚴重的中耳炎可以看到膿流到耳朵之外, 大部份是無法從外表看到異常現象。

此外, 當小朋友有原因不明顯的發燒時, 驗尿檢查也是很重要的。 大小孩在泌尿道感染時可能出現頻尿、小便痛, 甚至於有小便失禁、腰痛的現象。 小嬰兒則可能只有厭食、吐奶、腹瀉、黃疸等現象, 看不出泌尿道方面的症狀, 所以非常容易誤診。 少部份的泌尿道感染是因為泌尿器官先天發育畸型, 例如腎臟的形狀不對、輸尿管進入膀胱的角度不對等等, 需要以手術治療。

幾度算發燒?

兒童的體溫在36.2℃~38℃為正常。

Advertisiment
一般定義:肛溫高於37.8℃, 口溫高於37.3℃, 腋溫高於36.8℃為發燒。 現在用耳溫槍的機會較多, 耳溫槍所量的溫度與肛溫相近, 均稱為“核心溫度”(core temperature)。


測量腋溫比肛溫好

1.測量腋溫比肛溫好:因肛溫必須插入肛門內, 對寶寶較具刺激性, 腋溫則較溫和。

2.三歲以下寶寶適用水銀溫度計或耳溫槍:耳溫槍的準確性及安全性已被醫界肯定;水銀溫度計則較電子溫度計準確。

3.使用前將水銀柱甩至36℃以下:如此測量到的體溫才準確。

4.需測量足夠時間:若測量腋溫需夾5分鐘以上, 肛溫則僅需1分鐘即可。

5.肛表要先潤滑:測量肛溫前, 需先在肛表上塗上潤滑膏, 然後插入肛門內2公分即可。

6.洗澡、飲食、運動後不可立即量體溫:洗澡後要半個小時才能測量體溫;吃熱的食物、大熱天剛從外面進來或運動後,

Advertisiment
其體溫在38~38.5℃之間, 應先休息半小時後再量, 不宜遽然診斷為發燒。

一發燒就要馬上退燒嗎?

發燒是一個警訊, 它在通知你身體有某部位生病了;然而發燒本身不至於傷害孩子, 所以退燒是否必要, 長久以來一直有爭議。 主張不必退燒的學者診斷, 發燒是一種正常的免疫反應, 可以幫助白血球抵抗細菌。 分析發燒的形態可以幫助診斷病因, 一味退燒反而誤導。 此外, 發燒本身還有幫助殺菌及提升抵抗力的作用, 所以不太高的發燒是不必急著退燒的。

不過, 多數醫生贊成適度的退燒。 因為發燒會增加新陳代謝, 造成內在的消耗, 病人頭痛、倦怠、心跳加速。 嬰幼兒容易脫水, 發燒造成水分蒸發,

Advertisiment
更是惡性循環, 嬰幼兒熱性痙攣的比例較高, 放任發燒引起傷害是不必要的。

如何自行幫寶寶退燒?

當寶寶體溫達上述的發燒溫度時, 使用以下溫和(物理性)的退燒方法可讓寶寶舒服一些:

1.冷敷法:這個方法簡便易行, 用冷毛巾敷在前額, 毛巾變熱後再用冷水浸後重新敷用。 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較用冷毛巾敷前額要好。

2.全身溫水拭浴或泡澡:將寶寶衣物解開, 用溫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 如此可使寶寶皮膚的血管擴張, 將體氣散出;另外水氣由體表蒸發時, 也會吸收體熱。 每次泡澡約10~15分鐘, 約4~6小時一次。

3.溫酒精拭浴:酒精擦浴將70%酒精兌自來水1/1,或75%酒精兌水1/2,亦可用二鍋頭酒兌水1/4,放在一個小碗中。 擦浴時將門窗關好, 用紗布或柔軟小毛巾蘸碗中的酒精,擦患兒手心、腳心、腋窩和上臂內側、前胸和大腿根部。稀釋後的水溫約為37~40℃,再擦拭四肢及背部;若直接用酒精擦拭,會讓小朋友覺得很冷,很不舒服,甚至抽搐。

擦拭後可用浴巾蓋一下身體,等5~10分鐘,酒精蒸發得差不多的時候,體內的血液迴圈到了身體表面,又使皮膚變熱時,就可以再重複第二次,如此重複三次左右,體內外的溫度可迅速下降。由於退燒速度較快,此方法適合1歲以上之幼童,且超過40℃以上不易退之高燒使用。


水有調節溫度的功能

4.以涼毛巾擦拭:用稍涼的毛巾(約25度)在額頭、臉上擦拭。

5.多喝水:有助發汗,此外水有調節溫度的功能,可使體溫下降及補充體內流失的水份。

6.使用冷水枕:肛溫38℃以上可使用冷水枕,乃利用較低的溫度作局部散熱。現在市面上的軟冷水枕甚為方便,冷度也不會太冷,較大幼兒及兒童可用。

但是不建議用於6個月以下的嬰兒,因為嬰兒不易轉動身體,會造成局部過冷而凍傷或導致體溫過低。

7.適當增減衣物:如果寶寶四肢冰涼又猛打寒顫(畏寒),則表示需要溫熱,所以要外加毛毯覆蓋;如果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則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點衣物。

孩子半夜突然發燒怎麼辦?

孩子發燒往往是在晚上發生,這個時候,家長應該趕緊抱著孩子去醫院,還是應該在家裡做相關護理呢?

孩子半夜突然發高燒,常讓父母們手足無措。其實,除了少數較為嚴重的疾病須立刻送醫院外,如果孩子是因感冒、腸胃炎等引起的高燒,不必急著上醫院,應該先做一些簡單的護理,同時仔細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況,然後再決定是否要送醫院診治。

如果發現孩子半夜發燒的話,應該先將室溫保持在24℃~26℃,並確保室內空氣流通。應該減少孩子身上不必要的穿著,同時多給孩子喝一些溫開水,有腹瀉症狀的孩子,可適時補充一些電解質水,防止其脫水。然後再為孩子量體溫,之後仔細觀察孩子活動力變化,並留意是否有高燒以外的其他病徵出現。同時,用溫水擦拭孩子脖子、腋下、腹股溝、膝窩等處,促進體表散熱。

如果體溫超過38.5℃,應該考慮用一些口服退燒藥幫孩子退燒。每次服藥中間需隔四至六小時。如果是六個月以下的嬰兒在使用退燒藥物時,還需要詳細計算藥物使用劑量。

小編總結:爸爸媽媽應該在家中常備一些小兒退燒藥以防萬一,嚴重時要及時送到醫院不可延誤治療時機,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用紗布或柔軟小毛巾蘸碗中的酒精,擦患兒手心、腳心、腋窩和上臂內側、前胸和大腿根部。稀釋後的水溫約為37~40℃,再擦拭四肢及背部;若直接用酒精擦拭,會讓小朋友覺得很冷,很不舒服,甚至抽搐。

擦拭後可用浴巾蓋一下身體,等5~10分鐘,酒精蒸發得差不多的時候,體內的血液迴圈到了身體表面,又使皮膚變熱時,就可以再重複第二次,如此重複三次左右,體內外的溫度可迅速下降。由於退燒速度較快,此方法適合1歲以上之幼童,且超過40℃以上不易退之高燒使用。


水有調節溫度的功能

4.以涼毛巾擦拭:用稍涼的毛巾(約25度)在額頭、臉上擦拭。

5.多喝水:有助發汗,此外水有調節溫度的功能,可使體溫下降及補充體內流失的水份。

6.使用冷水枕:肛溫38℃以上可使用冷水枕,乃利用較低的溫度作局部散熱。現在市面上的軟冷水枕甚為方便,冷度也不會太冷,較大幼兒及兒童可用。

但是不建議用於6個月以下的嬰兒,因為嬰兒不易轉動身體,會造成局部過冷而凍傷或導致體溫過低。

7.適當增減衣物:如果寶寶四肢冰涼又猛打寒顫(畏寒),則表示需要溫熱,所以要外加毛毯覆蓋;如果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則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點衣物。

孩子半夜突然發燒怎麼辦?

孩子發燒往往是在晚上發生,這個時候,家長應該趕緊抱著孩子去醫院,還是應該在家裡做相關護理呢?

孩子半夜突然發高燒,常讓父母們手足無措。其實,除了少數較為嚴重的疾病須立刻送醫院外,如果孩子是因感冒、腸胃炎等引起的高燒,不必急著上醫院,應該先做一些簡單的護理,同時仔細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況,然後再決定是否要送醫院診治。

如果發現孩子半夜發燒的話,應該先將室溫保持在24℃~26℃,並確保室內空氣流通。應該減少孩子身上不必要的穿著,同時多給孩子喝一些溫開水,有腹瀉症狀的孩子,可適時補充一些電解質水,防止其脫水。然後再為孩子量體溫,之後仔細觀察孩子活動力變化,並留意是否有高燒以外的其他病徵出現。同時,用溫水擦拭孩子脖子、腋下、腹股溝、膝窩等處,促進體表散熱。

如果體溫超過38.5℃,應該考慮用一些口服退燒藥幫孩子退燒。每次服藥中間需隔四至六小時。如果是六個月以下的嬰兒在使用退燒藥物時,還需要詳細計算藥物使用劑量。

小編總結:爸爸媽媽應該在家中常備一些小兒退燒藥以防萬一,嚴重時要及時送到醫院不可延誤治療時機,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