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分離焦慮 ?
首先明白清晰什麼是分離焦慮(Dissociative anxiety) 就是指嬰幼兒因為與親人分離後所引起的焦慮、不安全感、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等 例如: 會表現出來緊緊抱著父母不放不讓走、害怕會有懼怕的表情出現、非常哭鬧、情緒非常不穩定、又叫又跳的、耍賴、哭躺在底上不起來等等。
Advertisiment
外國心理學家研究發現, 早期的分離焦慮如果比較嚴重的話, 會降低孩子腦部智力, 甚至會影響其將來的創造力以及人際交往與社會的適應能力。 因此, 在早期減少孩子的分離焦慮, 對他能力的發展和健康人格非常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 近兩年, 新入園的幼兒中, 焦慮程度嚴重的幼兒數量在增加。
其實爸媽應該在孩子未上幼稚園之前, 就須觀察平時你不在孩子身邊孩子是否有過度的分離情緒, 若有就必須提早找出原因規劃好方法來幫助孩子,
Advertisiment
那麼媽媽們應該怎樣處理入園焦慮症呢, 專家整理了一份完整的答案提供給大家作為參考。
二、分離焦慮的形成因素, 從兩個方向探索
從心理方面探討的話, 孩子一出生的視覺及記憶都可成熟到開始對特定物件有依附, 例如他會知道在他眼前這個每天照顧他的人就是媽媽, 注意媽媽的活動, 對於自己的房間, 家中客廳等熟悉環境也有一定的認知程度, 他開始能分辨出人的長相, 環境的變化, 所以看到陌生人與環境就會緊張, 也就是說父母家人教養時保護過度, 太少與相同年齡孩童交流, 接觸外在環境太少所產生。
若要從生理方面來瞭解孩子為何產生分離焦慮的話,
Advertisiment
三、從外在行為看出孩子的內在焦慮 孩子或者還不太會說話, 無法表達出自己的焦慮地原因所在, 大人只能靠著觀察得到的聲音, 表情, 小動作來注意到孩子的焦慮, 外在的小動作是因人而異, 但大部分來說比較常見的是:聲音語調, 音量的變化, 哭泣, 有愣住, 眉頭深鎖的表情, 身體緊張, 發抖用手指纏腰頭髮, 注意力不集中, 咬手指頭等等, 爸媽發現孩子出現焦慮地外在行為, 那麼便是分離焦慮的徵兆。
Advertisiment
一般的孩子在面對分離焦慮時, 都是需要時間去適應的。 有可能是半小時或1小時甚至更長, 而這段時間爸爸媽媽都可以陪伴在孩子的身旁, 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但是請勿過度保護, 不斷的導引孩子去嘗試, 帶她去體驗去感受。
五、帶孩子到新環境前先做好事前預告
爸爸媽媽在帶孩子到一個新的地點時, 可以先給孩子介紹這個新環境, 帶著他一起到處探索, 跟他講這個地方新奇的地方在哪, 例如當決定送孩子到幼稚園時, 入園前一周可以每天帶孩子到園所參觀, 可以跟他說:“哇!你看, 那裡的小朋友玩滑滑梯玩得好開心耶!”“你想上廁所嗎?想上廁所的話我們要從這裡走到那裡喔!你看沿路有好多我們沒有看過的漂亮小花……”諸如此類的話題,
Advertisiment
六、分離焦慮呈現出孩子往後哪方面的性格?
對於孩子未來生命過程中, 可以反映在與親人, 同齡, 親密伴侶等互動之間, 弱孩子從小就對自己的自我概念較正向, 那往後也會套用到自己與他人身上, 像是對於人的信任, 但如果孩子的分離焦慮情形比較負向的話(像是只要媽咪只要一離開視線的瞬間就娃娃大哭。 或是怎樣都不肯把小手離開媽咪的依附, 死命抓著)那麼, 孩子在未來的個性上有可能比較沒自信, 容易沒安全感逃避或是放棄親密關係。
爸爸媽媽們要關注孩子分離焦慮的出現, 鼓勵孩子多交朋友,拓展交友對象,學習人際關係的經驗,給予孩子適當的獨立空間。
七、訓練小秘方
1、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多愛☆禁☆撫擁抱,在擁抱時要加一些壓力抱緊;
2、讓孩子在野外多玩泥巴沙子還有水;
3、用大毛巾被把孩子卷起來,或把孩子放在兩個棉墊之間,輕輕擠壓,讓孩子感覺身體的壓力;
4、多讓孩子在地板上爬行、打滾、翻跟頭,多和其他小朋友接觸;
5、孩子洗澡時,用浴球或毛巾毛刷刷洗身體;
6、用電吹風向孩子身體吹熱風;
關於寶寶“入園焦慮症”的問題,專家給大家提供了多種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查看更多回帖,點擊原帖連結:http://www.gzmama.com/thread-2597123-1-1.html
(實習編輯:鄔穗虹) 鼓勵孩子多交朋友,拓展交友對象,學習人際關係的經驗,給予孩子適當的獨立空間。
七、訓練小秘方
1、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多愛☆禁☆撫擁抱,在擁抱時要加一些壓力抱緊;
2、讓孩子在野外多玩泥巴沙子還有水;
3、用大毛巾被把孩子卷起來,或把孩子放在兩個棉墊之間,輕輕擠壓,讓孩子感覺身體的壓力;
4、多讓孩子在地板上爬行、打滾、翻跟頭,多和其他小朋友接觸;
5、孩子洗澡時,用浴球或毛巾毛刷刷洗身體;
6、用電吹風向孩子身體吹熱風;
關於寶寶“入園焦慮症”的問題,專家給大家提供了多種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查看更多回帖,點擊原帖連結:http://www.gzmama.com/thread-2597123-1-1.html
(實習編輯:鄔穗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