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解釋 一, 宮頸糜爛不是種獨立的疾病, 而是慢性宮頸炎的一種表現形式, 而且, 宮頸糜爛實際上並不屬於真正的糜爛。 宮頸糜爛的發生通常和分娩、流產、產褥期感染或手術操作或機械刺激, 病原體侵入引起感染所導致。
宮頸糜爛主要症狀為白帶增多或呈膿性為主, 白帶呈黃色、惡臭、豆腐渣樣、有血絲。 除這些症狀外, 部分患者還會出現
腰骶部疼痛、下腹墜脹等症狀。 輕度的宮頸糜爛危害較輕, 但中、重度糜爛的宮頸, 其分泌物明顯增加, 質地黏稠, 含有大量白細胞, 易消耗精子的活動能力,
Advertisiment
臨床資料表明, 有宮頸糜爛的女性, 宮頸病變的發病率較無宮頸糜爛者高5-10倍。 近年來, 因宮頸病變而危及生命的病例居高不下。 最近, 有資料表明, 宮頸病變患者平均年齡為34.5歲, 已明顯呈現低齡化傾向。
專家稱, 宮頸糜爛如果得不到積極的治療, 以後伴發惡性腫瘤的機會也會隨之增高數十倍 一。 旦確診為宮頸糜爛, 即使無症狀, 也不可“高枕無憂”, 而應積極治療。
女性由於其生理解剖結構的特殊性, 腹腔經輸卵管傘端開口與外界相通, 為細菌的上行感染創造了條件, 因而產後發生腹膜炎者並非少見。 據統計資料表明, 產後腹膜炎占所有原發性腹膜炎的10%。 多發生於難產、失血過多、機體抵抗力差的產婦。
Advertisiment
腹膜炎發生後, 一般表現為持續性腹痛、噁心、嘔吐和發熱。 腹痛剛開始時位置不固定, 很快成為全腹痛。 腹部有壓痛, 腹肌緊張, 嚴重時可發生休克。 體溫高達40攝度以上, 有的伴有不敢深呼吸、呼吸急促、口渴、尿頻等症狀, 腹腔穿刺可抽出膿性液體。
因此, 產後出現腹痛等症狀, 不可掉以輕心, 尤其是伴有其他症狀時更應進行全面檢查。 一旦確診為原發性腹膜炎, 病情輕者可使用非手術療法, 如禁食、補液、胃腸液壓、抗生素控制感染以及中藥治療。 如果非手術治療病情無好轉, 或病情逐漸加重, 應採取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