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專家解惑 教你判斷寶寶是否發燒

小孩子發燒都不會表達, 那麼爸爸媽媽是如何判斷他們是否發熱呢?觸摸寶寶的身體, 覺得溫度高就是發熱嗎?今天, 就讓崔玉濤醫生給各位爸媽解解疑問,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發燒。

寶寶發燒的原因

案例重播:

5個月的軍軍吃奶過後, 體溫突然升高, 著急的爸爸媽媽著急著不得了, 而在一旁的奶奶卻說:“你們這年輕人, 一點點小事就像熱鍋上的螞蟻, 也不找找寶寶發熱的原因, 你們看!裡三層外三層地裹著, 能不把他熱著嗎?”軍軍爸就反駁說:“還好說我呢, 不是您教的嗎?冬天有多少穿多少啊, 不然冷著了還得嘮叨我們呢!”此時,

Advertisiment
軍軍媽已經急得掉眼淚了, 沒有任何經驗的他, 看著軍軍一臉痛苦地掙扎樣, 直接甩出一句:“你們吵吧!我帶寶寶上醫院去了。 ”

到了醫院後, 醫生立馬什麼也不說, 就把軍軍的衣服脫了下來。 “坐著, 等15分鐘。 ”時間一點點的過去軍軍在深夜安靜的醫院裡, 已經睡著了。 這時摸摸他的小手, 再用耳槍式體溫計一測, 都恢復正常了。 這時, 剛剛趕到了爸爸和奶奶還在互相拌嘴, 醫生問了一句:“誰讓寶寶裹那麼多的衣服呢?還不讓脫。 ”爸爸和奶奶也都沒話可說了。

孩子的正常體溫是多少

正常體溫

當你親吻或觸摸孩子的前額時, 如果感到比較熱, 就說明孩子可能發熱了。 從醫學角度講, 雖然每個孩子的基礎體溫不同,

Advertisiment
正常體溫可波動於35.5℃ ~37.5℃之間, 但是超過37.5℃就應該認為孩子發熱了。 但並不是說孩子體溫超過37℃就一定是發熱。 由於每個人的基礎體溫不同, 有些人基礎體溫為35℃, 有些人為37℃, 甚至37.3℃。

我們常說一歲以內的嬰兒體溫在37.5℃以下都屬正常。 原因是嬰兒大腦內控制體溫調節的中樞發育尚未成熟, 也就是控制體溫能力不夠強, 致使嬰兒的體溫會受到環境溫度的影響。 天氣炎熱或包裹過多, 體溫會輕度升高, 但不應超過37.5℃。 天氣寒冷或溫度較低的空調房間, 孩子的體溫可降至36℃或再低一些。

而且, 每個人一天之內的體溫會隨著身體和生活狀況而改變。 進食、活動後體溫會有輕度升高, 且活動量與體溫升高呈正相關。 為了瞭解孩子本身的體溫狀況,

Advertisiment
建議測量基礎體溫。 基礎體溫指的是清晨睡醒, 還未起床活動前的體溫。 此時人體代謝最低, 所以體溫也相對最低。 對孩子而言, 瞭解基礎體溫是很有用的。

預防發燒

對嬰幼兒來說, 37.5℃以下屬於發熱嗎?

真的很難說。 原因是每個嬰幼兒基礎體溫不同。 由於嬰幼兒代謝快, 體溫會比成人偏高, 基礎體溫可為36℃~37.5℃。 對新生兒來說, 體溫不超37.5℃都是正常的。 由於新生兒包括大腦在內的臟器功能不成熟, 自身控制體溫能力有限, 稍微包裹多一些, 體溫會升高, 有時可達38℃。 體溫“稍高”與基礎體溫相比才有意義。

新生兒低體溫應該如何預防?

1.做好圍生期保健。 做好圍生期保健(尤其是農村)和宣教加強產前檢查, 防止妊娠併發症。 避免早產低出生體重兒及產傷。

Advertisiment

2.做好保暖。 寒冷季節和地區應為產房裝配保暖設備, 新生兒一旦娩出即用預暖的毛巾包裹做好保暖使新生兒體溫穩定, 特別對高危兒做好體溫監護保證供給足夠熱量。

3.積極治療感染。 積極治療引起硬腫症的基礎疾病如感染、顱內出血、畸形、窒息、產傷等。

小編總結:所以, 平時家長應該瞭解孩子的基礎體溫(安靜狀況下的體溫), 年齡越小, 基礎體溫越相對偏高。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