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專家解疑:產後例假來得早就是卵巢功能好?

產後很多新媽媽們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疑問, 產後月經來得早晚與卵巢功能有關係嗎?產後月經來得早就是卵巢功能良好的表現嗎?產後月經來潮與哺乳有怎樣的關係呢?採用哺乳期避孕一定安全嗎?幫助新媽媽們解開這些謎團, 就要從哺乳期婦女的生理改變說起。

產後月經恢復與卵巢功能及哺乳之間的關係

育齡婦女之所以有月經, 是因為每月排卵之後, 卵子未受精著床, 體內女性激素水準下降, 子宮內膜週期性脫落、流血, 形成月經。 一旦婦女懷孕, 體內的雌、孕激素維持一個高水準, 通過下丘腦—垂體—卵巢之間的相互作用,

Advertisiment
使排卵受到抑制, 所以整個孕期沒有月經來潮。 那麼產後多久月經才會恢復?與卵巢功能的關係又是怎樣的呢?

月經、卵巢與哺乳之間存在著一種微妙的關係, 產後月經未恢復是由於哺乳婦女血中高濃度的催乳素抑制了促性腺激素的釋放, 從而抑制了卵巢的功能, 所以, 這一期間既不排卵, 也無月經, 但是卵巢受抑制的程度是因人而異的, 恢復排卵的時間也是不定的。


產後月經恢復時間

產後月經恢復的時間

一般來說, 哺乳期婦女產後閉經時間要長於未哺乳者, 據統計, 產後不哺乳的婦女絕大多數產後在2~3個月就可恢復月經, 而堅持哺乳的婦女, 排卵及月經恢復較遲, 有的要在一年後才來月經。

Advertisiment

從醫學角度來講, 月經恢復時間可根據子宮內膜的組織形態來推測, 最早在產後33~42天卵巢就可排卵了。 此外, 在產後6周, 也可觀察到排卵後的黃體存在。 因此, 沒有哺乳的婦女通常在產後6~8周內會來月經。

卵巢功能恢復的時間

研究資料顯示, 沒有哺乳的婦女, 有40%的人在產後6周就恢復排卵, 產後8~12周還沒有恢復排卵及月經的產婦大約只占35%。 哺乳的婦女, 在產後12周約有25%會恢復排卵與月經, 大多數哺乳婦女通常要到18周才完全恢復排卵機能。 此外, 還有研究顯示, 過早給嬰兒添加輔食會使得產後月經複潮較早, 因為隨著嬰兒輔食的添加, 餵奶的次數及時間都會相應的縮小, 因此導致哺乳期閉經的時間縮短。

Advertisiment
不過, 在臨床上很難確定產後第一次月經的確切時間, 而且少數產婦會在分娩後馬上開始有少到中量的間歇性出血。

月經與惡露的區別

哺乳的婦女一定要把月經恢復與產後惡露區別開。 正常情況下, 產後的4~5天, 惡露量多且呈紅色;產後一星期後, 惡露量逐漸減少而變成褐色;第10天以後, 顏色變得更淡, 慢慢地由黃色轉為白色, 沒有特殊的氣味。 惡露一般在產後4~6周消失。 但有時少量褐色的惡露會持續到產後第1次月經來潮。

專家叮嚀:大多數哺乳期的婦女第一次的月經量比平時月經量多, 到第二次月經就恢復了, 這些都是正常現象, 因此不必驚慌。 當月經來潮時, 哺乳婦女的乳量一般不受影響, 因此經期無須停止哺喂。

Advertisiment


產後月經不規律怎怎麼辦

產後月經不規律怎麼辦?

有些婦女產後月經時間變得不規律, 這可能和很多因素有關, 如內分泌功能失調、器質病變或藥物等引起的。

1、內分泌功能失調。 如糖尿病、甲狀腺、腎上腺皮質功能異常。

2、器質性病變。 如營養不良、生☆禁☆殖☆禁☆器官局部的炎症、腫瘤等。

3、藥物因素。 如使用內分泌製劑等。

以上這些原因都可能使產後月經時間不規律。

專家支招:平時應該注意適當休息, 加強營養, 適當運動, 這樣可以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 如果長期來經時間不規律, 建議去醫院查明具體原因再做相應的治療。

可見, 產後月經恢復得早晚不僅僅取決於卵巢的功能, 還受其他因素影響, 如是否完全母乳餵養、健康狀況、營養條件等。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