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曾經的新聞節目製片人, ”一位父親在寫給我們網站的郵件中說, “我可以告訴你, 新聞的目的就在於煽動人們心中的恐懼。 很多時候, 對於涉及孩子或家庭內容的新聞故事, 我們的選擇標準就是‘這故事夠嚇人嗎’。 ”如果答案是“還不夠”, 故事倒不一定會被槍斃, 但是一定會改用更能“吸引觀眾注意力”的方法來講述。
“要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就要針對他們的弱點, 提供最有衝擊力的新聞內容。 這樣的弱點通常涉及他們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另一位此前的新聞節目製片人湯瑪斯・多德森說, “只有這樣才能讓觀眾把注意力集中到新聞內容上來,
Advertisiment
所以, 電視節目絕不會採用這樣的措辭:“如果你的孩子不滿3歲, 而你恰巧在埃爾姆街拐角的那家小玩具店購買過從芬蘭進口的積木, 那麼請注意, 如果你的孩子同時把好幾塊積木一起塞進嘴裡, 就可能導致窒息。 當然, 孩子不太可能這樣做, 因為積木的味道並不好……”而是會直截了當地宣稱:“大批玩具需要召回!你家裡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玩具?”
電視臺很喜歡“玩具召回”之類的新聞, 因為這樣他們就可以在新聞節目中嚇唬嚇唬觀眾, 增加節目的收視率, 同時又能顯得“對公眾負責”。 這就像在脫衣舞俱樂部裡宣讀《安全衛生條例》一樣。
Advertisiment
或許在每天的新聞節目裡反復播報這些恐嚇性內容, 確實能對觀眾有所助益, 但儘管我已經當了20年的記者, 卻仍然沒弄清楚這“助益”的內容究竟是什麼。 是為了警告我們當心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危險?謝謝。 為了提醒人們過馬路前要左顧右盼, 開車時要小心謹慎?很好, 沒問題。 為了告訴人們市面上有些產品存在安全問題, 不應該購買?快告訴所有人知道!然而, 正如圖森市前新聞女主播蒂娜・諾頓・鮑爾斯所說:“晚間新聞的套路就是:‘晚上好, 歡迎來到死亡、噩運和毀滅中間。 下面要說的內容儘管今天沒有發生在你身上, 但是明天就保不准了, 所以請在恐懼中顫抖吧!’”
安德森・庫珀自打2007年主持專門介紹兒童失蹤案件的專題節目以來,
Advertisiment
接下來他會開始採訪遇害孩子的父母, 他們的孩子騎車出門, 然後就再也沒能回家。 然後他再採訪所謂的“安全專家”, 後者把孩子在騎車時遭遇綁架稱為“常見案例”。
真的很常見嗎?“幾乎從來不會發生”也能稱得上“常見”嗎?每有一個孩子遭到綁架, 就有20個孩子溺水身亡, 40個孩子死于車禍。 然而, 你會把導致孩子身亡的車禍稱為“常見案例”嗎?這樣的事情的確是很大的悲劇,
Advertisiment
怖案件發生時的景象之後, 人們很可能會得出這樣的結論, 認為類似的案件一定經常發生。 ”
事實上, 人們對這些節目的反應也確實是這樣的。 “不是總有孩子在郊區騎車時被綁架嗎?”去年曾有一位住在城裡的朋友這樣問過我。 她當時非常嚴肅, 並且非常緊張。
每天晚上, 我們起居室裡的電視都會播放這樣的消息:生活中充滿了悲劇, 並且這些悲劇很容易發生在我們身上。 如果把電視關掉, 我們就不會受到這樣的資訊的影響了, 也不會對孩子的安全如此擔憂了。
或許你會覺得, 我是在建議你“兩眼一閉, 就看不見外面的危險了, 眼不見心不煩”。 然而我要告訴你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