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專家談孩子隨地大小便的原因

常見有一歲至二歲之間或大一點的孩子, 不喜歡在便器上或廁所裡解大小便, 寧可到處或尿在尿布上。 有的孩子在公共場所或隨街任何地方大小便, 而不是到廁所去大小便。 有時只是方便, 有時卻是一種習慣。 如果這種行為不加以制止, 不但會影響公共衛生, 為社會所不容許, 也會形成孩子不尊守社會規範、不愛整潔、不能自律等性格特徵。

(一)表現 常見有一歲至二歲之間或大一點的孩子, 不喜歡在便器上或廁所裡解大小便, 寧可到處或尿在尿布上。 有的孩子在公共場所或隨街任何地方大小便,

Advertisiment
而不是到廁所去大小便。 有時只是方便, 有時卻是一種習慣。 如果這種行為不加以制止, 不但會影響公共衛生, 為社會所不容許, 也會形成孩子不尊守社會規範、不愛整潔、不能自律等性格特徵。 專家談孩子隨地大小便的原因

(二)原因 幼兒還小的時候, 並無強烈的自我意識, 比較容易任父母指揮。 一歲左右的孩子, 若隨處大小便, 不足為奇。 不過, 父母若對此事十分注意, 拼命教導孩子不可隨處大小便的話, 孩子就可能會表現出過度反感來, 為了吸引父母的關注, 反而更會隨處大小便。 兩歲以後, 逐漸有自我的主張, 開始懂得說"不要", 不肯凡事任人擺佈了。 這時的孩子, 多半已由父母教導要在廁所裡大小便, 如果孩子拒絕上廁所大小便,

Advertisiment
一定有他的道理。 例如不喜歡寒冷的天氣, 露出小屁股來大小便;或者父母總是在孩子大小便時催促他, 令他反感;或者父母要他坐在馬桶上解大便, 讓他感到不舒服。 有的時候, 父母常會帶孩子去公園、或去散步, 孩子憋急了, 而附近往往沒有廁所, 所以就讓孩子在草地上、水溝旁、樹底下等地方"排憂解難", 父母的這種做法, 給孩子造就了不良的影響。

孩子覺得隨地大小便是沒有問題的, 只要自己方便就行。 孩子稍大一點後, 出現同樣情況的時候, 有的父母還會給孩子找一些藉口來支持孩子這種不良行為。 例如, 父母可能會說:孩子小不要緊的, 或者說:附近沒有廁所。 甚至有的還鼓勵說:大小便是肥料, 可以幫助花草生長等等。

Advertisiment
父母的這些言行, 往往被孩子記在心理。 將來碰到大便急得時侯, 就會採用父母教會的這種方法, 並為自己找到適當的藉口。 也有一些大一點的孩子, 到處大小便, 目的是為了惡作劇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