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專業幼師講解:幼稚園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許多家長在孩子上大班時才開始特別重視幼小銜接的事情, 家長的重視更偏於對知識的銜接。 豐台一幼的朱繼文老師說, 銜接不是簡單的銜接知識和技能, 所謂的銜接是要為孩子儲備適應新環境、應對新挑戰的勇氣和能力。

幼小銜接應該站在培養一個獨立“人”的長遠角度, 有目的、有計劃的逐步實施。 以孩子為中心是關鍵, 我們應站在孩子的立場, 以孩子的需求為基礎, 使孩子獲得可持續發展的銜接, 在潛移默化中實現。 根據不同孩子的需求和特點, 為孩子量身定做一個適宜發展的規劃。

Advertisiment

1、銜接要尊重兒童的年齡特點

幼兒在不同年齡階段具有屬於他這個階段獨特的興趣愛好、年齡特點、思維方式和學習特點。 這即是與生俱來的, 又是人成長的自然規律。 因此我們成人需要做的就是在孩子適當的年齡, 為他們創造適宜他們生活成長的環境, 引導他們做他們自己能做的, 學習他們能懂的, 探究他們喜歡的。 “揠苗助長”或違背孩子興趣和意願的活動, 既是對孩子成長權利的剝削, 更是對幼兒身心的摧殘。 因此, 《指南》和《規程》是我們最好的依據, 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針對目標開展有益的活動, 讓幼小銜接成為孩子們長大的一段自然的旅程。

2、銜接要從兒童的良好習慣的養成做起

良好的生活習慣、禮儀習慣、學習習慣、思維習慣……這些都是一個人適應新環境、為其一生順利發展的基礎與保證。

Advertisiment
因此, 在幼稚園階段, 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自己吃飯、自己穿衣、渴了知道喝水、不舒服了會說出來, 這些看似簡單的生活技能, 哪一個不是維繫孩子一生健康的保障呢!對人謙虛有禮、做事有始有終……這些都是幼兒今後走向社會, 學習交往的必要條件呀!因此, 小小的幼稚園就是孩子養成好習慣的搖籃, 這些好習慣將會幫助孩子順利地走進小學, 受益終生。

3、銜接要尊重每個兒童發展的個體需求

每一個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個體, 他們的興趣愛好、個性品質、能力水準都存在著個體差異。 因此, 幼小銜接不應成為整齊劃一的百米衝刺,

Advertisiment
而應成為孩子出生之後就開始的長跑, 我們就是在途中提供支援和引導的後勤保障。 有的孩子面對上坡失去了信心, 我們就在旁邊加油助威鼓勵他挑戰自己, 面對困難;有的孩子在路途中需要毛巾擦汗, 我們的毛巾就放在馬路旁, 他跑到那裡就可以拿起來。 只有尊重個體差異, 發現每個孩子不同的興趣和需要, 才能讓每一個孩子順利的在自己的跑道上暢通無阻。 幼小銜接也需要私人訂制。

4、銜接是對孩子心靈的銜接和理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態度決定一切。 在孩子人生的路口, 我們一定要傾聽孩子的聲音, 瞭解他們的喜怒哀樂。 只有消除了對前路的恐懼和顧慮, 帶著陽光、自信和憧憬才能邁開大步走向明天。

Advertisiment

5、銜接要注重孩子的學習品質

“授人以魚, 不如授人以漁”, 學習知識和學習品質就像是魚與漁。 試問每一個長大了的人們, 如果讓你們選擇你們是要滿滿一船的魚呢, 還是想要一條小船和捕魚的本領呢?當然, 答案大家都知道。 在幼小銜接的問題上亦是如此。 從小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 那麼, 知識對於孩子來說不有如囊中取物一般簡單嗎?這樣的道理不值得我們成人去思考嗎?

其實, 幼小銜接只是孩子人生中一個小小的臺階, 一個普通的路口。 一個身體健康、心智健全的人遇到它不會如臨大敵。 但是, 如果我們一直在培養的方向錯了、著眼的角度錯了, 那麼一個天資優秀的孩子也會因為我們的失誤而造成成長的失衡。

Advertisiment
所以說, 銜接不是簡單的銜接知識和技能, 所謂的銜接是要為孩子儲備適應新環境、應對新挑戰的勇氣和能力。

這種勇氣和能力決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像培養習慣一樣, 需要長期的、系統的發展過程, 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逐漸積蓄的。 只有幼稚園、家庭、社會形成共識, 將幼兒作為“人”的全面發展為基礎實施教育, 才能厚積薄發, 才能使兒童順利銜接、自由銜接、從容銜接、快樂銜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