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 父母也要接受並尊重孩子, 尊重孩子的意見和建議。 快樂是人最基本的正面情緒之一, 是否擁有快樂的情緒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家長應該培養孩子健康的情感、積極的心態, 關注孩子的快樂性格, 這將會讓其終身受益。
家長與孩子的心靈溝通, 把彼此的喜怒哀樂一起分享, 把他當成家庭的一分子, 坦誠相對, 把積極面對、開朗灑脫的生活態度傳遞給他。 不僅有利於消除代溝, 同時能培養孩子的家庭責任感。
媽媽有意識的培養使孩子變得堅強陽光。
Advertisiment
不僅如此, 媽媽無論是遇到什麼事, 都會跟孩子交流。 因為媽媽的性格非常開朗和樂天, 從不隱藏自己的心情, 對孩子也從不吝嗇表達自己的感動, 他的孩子就是在和她相處的整個童年生活中培養起來的那種陽剛、堅強和富有責任感。
尊重孩子的世界:
1、尊重孩子的生活節奏
Advertisiment
家長對孩子應越有耐心, “耐心等待”應成為每一位父母的必修課。 但很多父母為了省事, 都用包辦代替似的快節奏剝奪了孩子自己動手的快樂。 不知父母們有沒有發現, 你越不讓幹的事情, 孩子是越想幹;而且對自己能動手幹的事情特別專注, 特有耐心, 他們非常享受這種自主所帶來的快樂。
2、尊重孩子的感受
孩子是很敏感的。 正性和負性情緒對孩子來說都有著其存在的價值。 比如快樂讓孩子保持良好的心境, 並願意再次嘗試或保持這種現狀;而生氣則讓孩子出現認知上衝突, 他們會試圖改變這種現狀, 去重新找回快樂的狀態。 而這種試圖改變正是孩子成長的動力;同時憤怒生氣等也可以起到“安全閥”的作用,
Advertisiment
3、尊重孩子的選擇
父母允許孩子按照自己的興趣做事, 因為興趣是快樂的源泉。 孩子對事物產生了興趣, 就自然有了學習的動力, 這種有興趣的學習才是快樂的、持久的。 因此, 家長不要盲目地給孩子報興趣班, 任何學習都要建立在興趣的基礎上才會產生快樂。
每個孩子都有優點但我們做父母的往往只注意到他的缺點。 其實, 每個父母都應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 讓孩子在自信中成長。 面對“壞”孩子, 更需要竭力去找他們的閃光點, 哪怕是沙裡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