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尊重孩子的情況 不要糾正孩子的話

小孩子有時說話的時候, 可能會不符合邏輯或是和實際情況不符。 這種時候, 父母們總覺得應該糾正孩子。 比如, 當孩子在商場裡看到電視, 可能會說“我想要那台電視”, 而很少父母能做到只說一句“是嗎”, 而是開始質問孩子, “你要電視於什麼?”, “你知道電視有多貴嗎?”, “昨天家裡不是剛買嗎, 為什麼還想買?”等等, 告訴孩子那樣想是不對的。 似乎如果不糾正, 孩子就完全不知道一樣, 似乎這樣教導孩子是父母的職責一樣。 孩子只是說了一句話, 父母卻表現出過度的反應。 當孩子說了一句“我不想去上學”, 父母就會小題大做,

Advertisiment
“你以後想當叫花子是嗎?”, “學校是非去不可的”, “你到底怎麼回事”等等。 即使孩子真的不想去上學, 父母表現出這樣的反應也是不恰當的。 而孩子只不過隨口說說的話, 就更加不適合了。 當孩子這樣說的時候, 父母只要微笑著重複孩子的話就可以了, “不想上學啊”。 孩子雖然說不想去上學, 但很多時候並不會不去上學。 父母只要對孩子話語中的情感本身進行反應即可。 我們成人有時候也會說“今天真不想去上班”, 但也只是說說而已, 說過之後還是要去上班的。 當說這話的時候, 你會覺得自己錯了嗎?孩子也是一樣, 有時會對上學感到厭煩而討厭去上學, 也可能會因為在學校碰到了一些不開心的事情而不願去上學。
Advertisiment
父母應對于孩子在學習的情況進行全面瞭解, 而如果孩子只是隨口說說的話, 父母就沒必要表現出過度的反應。

當孩子想買什麼東西時, 父母只要表現出“是嗎?你想要那個啊?”的態度就可以了, 很多時候孩子自己就不會再提了。 如果真的是非常想買而使性子的話, 那麼也要學會包容孩子的心情, “你想買那個啊?不能買肯定很傷心吧?可是媽媽今天沒有帶錢沒法買啊”, 以這樣的方式來表明自己理解孩子的心情, 同時向孩子說明不能買的原因。 不給孩子買沒關係, 但是不要對孩子的想法加以否定(你這孩子到底有沒有腦子?昨天不是買了嗎?你除了要東西還知道什麼?這麼小就這麼貪得無厭……)。 對於孩子情感的尊重,

Advertisiment
才是培養孩子自律獨立的有效方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