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尊重孩子的隱私

孩子不願被他人知曉的事情, 即隱私, 常受到侵害, 這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造成阻礙。 令人尷尬的是, 孩子隱私的侵犯者, 通常是他們的父母, 或者老師。 下面來談談孩子的隱私遭受侵害的簡單類別以及危害。
自尊心受到傷害

孩子的缺陷(包括生理、行為等方面)、錯誤、失算等方面的自尊心隱私是孩子受到打擊的記錄, 讓孩子自尊心的花瓶上產生了細微的裂痕, 應該小心保護好這個花瓶, 防止在孩子的隱私遭到宣揚後, 它不由得譁然破碎。

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有希望獨立, 在某-領域不受干預,

Advertisiment
做錯了事, 願偷偷改, 學習落後了, 想暗自追上去的自信心。 不應該侵犯這方面的隱私, 使孩子的自信心受到挫擺。

麻痹孩子的羞恥心

即孩子因為過失隨便被揭開, 難堪和痛苦之後, 變得麻木, 漸漸就“破罐子破摔”了。

削弱孩子的自省力

寫日記是一種自省方式, 偷看甚至宣揚孩子的日記, 是不可取的。 同樣, 孩子向父母吐露的心事也不可隨意宣揚。 這方面隱私收到侵犯, 孩子會大大削弱自省的欲望和能力, 有礙其健康成長。

破壞孩子的人際關係

孩子的一些隱私會涉及與他人一起進行的, 並非不正當, 但又不願別人知道的活動, 並約定保密。 教師和父母知情後, 若隨意公諸於眾, 會招致他人對孩子的怨恨, 破壞了孩子與別人的友誼。

Advertisiment

削弱孩子與親人的親密關係

孩子的隱私常被侵犯, 父母又不善於補救, 其結果必定是孩子對父母反感, 不信任。 一旦雙方形成隔閡, 再對孩子進行有效教育就困難了。

那麼, 孩子的隱私就不能過問了麼?不是, 只是過問時需明確指導思想, 講究方法, 先尊重孩子的隱私權, 再讓孩子自願地和你傾談隱私。 隱私有一定的相對性, 自己的私事對一些人是隱私, 對另一些人可以不是;隱私可以轉化, 不信任你時是隱私, 信任你了可以不是隱私。 父母要爭取孩子的信任, 使孩子主動、自願地披露心中隱私。 這就要求盡可能做到:

1、長期培植孩子對父母的信任感;
2、培養孩子與父母溝通情感的習慣;
3、不可偷看孩子的日記, 私拆孩子的信件;
4、兌現對孩子的承諾,

Advertisiment
不能兌現時也得說清緣由, 取得孩子的諒解;
5、承諾為孩子保守秘密, 一定要守信, 需要揭密時應動員孩子自己揭, 而不是由父母代辦。

最後要補充一點:我們談的是正常情況下孩子的隱私。 要是孩子做了越軌的事、犯法的事, 就不再是什麼隱私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