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書的文字要簡單明確, 並考慮醫療團隊、家人、孩子的影響。 當你寫下你希望的計畫時, 也要考慮若現實狀況不允許時, 應同意醫療人員採取必要措施。
2、寫計畫的時機與產檢人員和你選定的生產醫院談過, 充分瞭解自己與寶寶的健康狀況, 以及該醫院的生產流程後, 就可以開始逐項考慮, 擬定專屬自己的生產計畫書。
Advertisiment
近期婦女團體推動生產計畫書, 但與專業人員還有些爭議
3、計畫書的內容每個人都有自己特別在意與較無所謂的項目, 因此生產計畫書沒有固定格式與內容, 產婦可視自己的意願擬定, 不一定要將所有項目涵蓋進來。
二、生產計畫書包含項目 1、待產相關專案是否有助產士陪產。 灌腸與否。 是否剃陰☆禁☆毛。 是否抽血檢驗。 是否內診確定產程。 是否接受催生。 胎兒監視器的裝設與次數。 飲食的需求與限制。
Advertisiment
自然產或剖腹產。 是否需要靜脈注射。 希望的分娩姿勢。 是否自由活動減輕痛處。 是否注射無痛分娩。 是否用外力幫助胎兒產出。 是否接受會陰切開術。
3、產後母嬰護理何時以及誰來剪臍帶。 臍帶血儲存與否。 產後是否立刻讓母嬰肌膚接觸。 是否哺喂母乳。 母嬰同室與否。 餵奶時間安排。 是否需要哺乳協助。
三、生產計畫書在臺灣實施現況 1、婦團積極推動女性團體積極將生產計畫書的概念引進臺灣, 鼓勵孕婦產前積極與醫生討論期望的生產過程, 重視產婦的自身意願。 並建議官方將生產計畫書納入醫院評鑒項目。
2、婦產科不看好婦產科醫師普遍認為生產計畫書不切實際, 無法解決生產過程中面臨的突發狀況,
Advertisiment
儘管生產計畫書並非產科院所的制式流程, 但已有部分孕婦主動向醫生提出討論, 擬出自己的生產計畫書, 多數醫生也秉持著專業給予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