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拇指依賴的源頭

我的兒子今年6歲, 是個文靜內向的孩子, 十分討人喜歡, 可是有一個問題卻使我十分苦惱, 就是他從小就特別喜歡“吃”大拇指。

不離嘴的手指頭

這個現象從孩子幾個月就出現了, 開始我覺得他年齡還小, 也沒有太在意, 可現在朋友們看見了都說:吃手指是個不良習慣, 一定要盡早糾正。 我也發現, 因為吃手指, 孩子的牙長得都有些問題了, 大拇指也禿禿的, 很難看。 于是我們開始糾正他。

為了能達到目的, 我和他爸爸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 我先苦口婆心地給他講道理, 告訴他吃手的種種不良后果,

Advertisiment
他聽著直點頭, 也拍胸脯保證一定改。 可幾個星期過去了, 他根本沒有信用可言。 只好換他爸爸的高壓方式, 如再發現就敲手指等等, 可孩子除了掉眼淚之外, 沒任何改觀。 搞得我也挺心疼。

最后, 我們甚至連往手指頭上抹黃連、辣椒這種給小孩子斷奶的招數都使過了, 孩子還是依然如故, 只不過是一聽到大人的聲音, 就條件反射般地把手指從嘴里拿出來。 可這有什么用呢, 只要大人看不見, 他照樣吃得津津有味。

我曾悄悄觀察過他, 發現他一個人的時候, 吃得最勤。 如看書的時候, 一個人想事的時候。 尤其是一個人睡覺的時候。 只有在戶外活動或者和我們一起玩的時候才不去吃手。 可我們總不能一天到晚帶他出去玩或伴在他身邊吧!

Advertisiment

現在, 我一方面十分后悔, 應該從小就堅持制止他吃手, 另一方面也十分苦惱, 我到底該怎么幫他改掉這個壞習慣?

尋找拇指依賴的源頭

拇指是兒童內心世界中母親乳☆禁☆頭的替代品。 我們可能知道孩子吸奶的生理學意義, 卻不太知道吸奶中存在著更重要的心理意義。 剛生下的孩子自然感覺與母體是共生的, 他擁有著媽媽的一對乳☆禁☆房, 吸吮乳☆禁☆房的時候他獲得一種快感, 得到一種心理滿足。 當他大一些以后, 發現并不是每次自己需要乳☆禁☆房的時候都能得到滿足, 那么焦慮、恐懼、孤獨、不滿足就會產生, 這時候孩子就會渴望乳☆禁☆房的替代品, 而自己的拇指永遠不會和自己分離。 于是, 拇指便成了孩子心目中乳☆禁☆房替代品的最佳選擇。

Advertisiment

2~3歲的孩子喜歡吸吮自己的拇指是太正常不過的行為了, 但6歲的孩子如果還這樣就有些不好了。

孩子為什么喜歡懷抱毛茸茸的東西, 因為柔軟和溫暖象征著與母親相依偎。 吸奶的時候與母親相擁, 聽到母親的心跳, 孩子會有安全感。 同樣, 孩子的口腔感覺敏感, 對世界的探索也由口腔去達成, 這就是為什么孩子抓住什么都會先往嘴里送的原因。 吸吮拇指雖然吸不出甘甜的乳汁, 卻能降低兒童的焦慮、孤獨感、不安全感, 給孩子帶來情緒的穩定。 北美的母親有這樣的一個共識:半歲孩子斷奶后, 會給他準備一個奶嘴, 讓孩子想吸吮的時候就含著, 以此補償孩子的心理需求。

正常情況下, 1歲以后的孩子會逐漸地放棄奶嘴,

Advertisiment
把興趣放在自然的飲食方面, 學習像父母那樣進食。 如果孩子到五六歲還在吸吮拇指, 父母需要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母親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 一個很焦慮或情緒不穩定的母親自然會有一個情緒焦慮的孩子, 而孩子也會自然需要一個拇指來釋放焦慮。

母親過多鼓勵孩子口欲, 比如任由2歲多的孩子叼著奶頭睡覺。 有的心理醫生認為, 口欲的滯留是成人貪食、話多、抽煙、飲酒的原因。 有的心理醫生也認為, 兒童口欲不能滿足, 有可能在成年以后喜歡諷刺挖苦人、愛批評、嘮叨等等。

孩子吸吮拇指有時不完全是吸, 也伴隨輕咬。 這種咬, 一是牙齒的生長刺激, 二是兒童的攻擊性的發泄, 母親要仔細看看拇指上是否留有牙印。

Advertisiment

6歲的孩子已經有了基本的意識, 如果吸吮拇指是無意識的習慣, 可以讓孩子睡覺前為自己的拇指套上一個指套, 或輕輕地給拇指纏上線, 當孩子想吸時會感到很麻煩。 當然要注意纏線的力度, 不能影響拇指的血液循環。

另一方面, 孩子總是一個人的時候才吸拇指, 好像拇指是陪伴他的朋友, 爸爸媽媽不妨為他養一個小寵物, 減輕他的孤獨感。

在這里, 我要推薦一個朋友的做法:在拇指上涂抹紅色的食用顏色, 如果某一天那顏色沒有掉光, 就給孩子一面紅旗, 等紅旗攢到10面就給孩子買一個他渴望得到的玩具。 這種辦法之所以很見效, 是因為如果想讓孩子自然放棄一種快樂, 需要用另一種更大的快樂去替代。 但愿你們也能幫助孩子擺脫對拇指的心理依賴。

但愿你們也能幫助孩子擺脫對拇指的心理依賴。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