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寶牛年伊始鑽到了我的肚子裡, 呆了牛年的十個月, 終於在牛年年末掙扎著來到了這個世界, 漸漸長成了結實而機靈的“小牛犢”。 想來, 這和我與小牛爸爸堅持的“對牛彈琴”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當得知他的存在, 我們在欣喜之餘更多的想的是背負的責任:如何在他的胎兒期施教於他, 讓他成為一個聰明的寶寶。 查閱大量的胎教資料, 發覺關於胎教意義眾說紛紜。 一些認為胎教益智, 一些認為那是誇大其詞。 我們則抱著“寧可信其有, 不可信其無”的態度對他進行了胎教--機不可失嘛!
於是我們便開始了“對牛彈琴”方案。
Advertisiment
我密切地關注著肚子的變化。 當它微微隆起, 當我感覺到第一次若有若無的胎動。 心裡又激動又驕傲。 終於我們可以用“小牛”指定的方式交流了。
每晚吃過晚飯, 我們選擇胎兒活動比較頻繁的十點鐘和他說話, 叫他的小名“小Cammy, 你好呀, 今天我們帶你去圓明園玩了, 你覺得那兒美嗎?”或者:“媽媽白天帶你去檢查了,
Advertisiment
其實和胎兒說話, 由於胎兒對男性低沉的聲音較為敏感, 爸爸則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我們有時給他念兒歌, 有時講《365夜童話》。 慢慢地, 小胎兒到該說話的時間就活躍異常, 甚至“主動”要求玩耍。 因為白天要工作, 我常常晚上8點就疲倦的睜不開眼了, 小Cammy的爸爸就一個人完成這項工作, 有時推著胎兒在肚子裡蕩來蕩去, 有時趴在我肚子上嘰哩咕嚕地說著他們父子倆的悄悄話, 一直堅持到臨產。 在產床上, 陣痛襲來, 我在心裡默默地對小胎兒說:“媽媽在和你一起用力, 我們互相幫助好嗎?”有了這個信念, 疼痛似乎減輕了許多。
小寶寶出世了。 當他哭鬧的時候, 一聽到我們聽的胎教樂曲便能較快地安靜下來。
Advertisiment
看過一些醫學資料, 小胎兒在母體中就會吮吸、吞咽、眨眼、吮手指了。 其實他還有許多與生俱來的本領等待我們去發現、利用, 以協助他得到更好的發展。 千萬不要以為那個小小的生命像不懂琴韻的小牛--對“牛”彈琴會有你意想不到的收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