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獨生子女時代, 面對自己聰明伶俐的小公主, 家長們的心一天比一天軟——把自己的女孩公主一般百般呵護著。 於是, 談到自己在女兒心目中的威信, 很多父母都是一肚子苦水:
“女兒一點兒都不怕我, 每次犯了錯誤都會強詞奪理地和我爭辯。 ”
“都說男孩子不好管教, 可我們家這個女孩子也是越大越難管教了。 你說一句, 她頂你兩句, 好像還是她有理。 ”
“我有時管管女兒, 她竟然說, 這個你不懂。 聽了真讓人生氣……”
……
我們不得不承認, 隨著時代的變遷, 現代的女孩子是與過去截然不同的。 生活在獨生子女時代、物質生活充裕時代的她們,
Advertisiment
可孩子畢竟還小, 思想很容易陷入偏激, 如果父母不能及時給以權威的解答、嚴格的規範, 女孩就很容易養成嬌縱、偏執、以自我為中心的不良個性。 而這, 對女孩子良好個性習慣的培養, 無疑是十分不利的。
作為父母,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女孩能夠乖巧聽話, 能夠成長為一個知書達理的小淑女。 因此, 樹立起父母應有的威信, 讓小女孩懂得尊重父母、懂得信賴父母, 進而與父母建立起一種積極配合的密切關係, 就是當代父母必須要完成的一項教育功課!
給父母的建議
Advertisiment
時代變了, 管教孩子的方式也必須變化。 對於現代的孩子來說, 家長的威信並不一定是傳統意義上的孩子對家長的絕對服從, 或是家長對孩子的絕對支配。 父母新型的權威形象, 應當是建立在理解、信任、尊重孩子的基礎之上, 既讓孩子心服口服, 又讓孩子理解父母對她的愛。
方法一:嚴與愛結合最能樹立父母真正的威信
對女孩子的教育, 只有嚴與愛結合才能既起到教育效果, 又不傷害女孩子敏感的自尊。 而且, 在寬嚴相濟的教育方式下, 父母也更易樹立權威形象, 讓女兒既敬你、又愛你。
例如, 父母平時可對女兒要求嚴格一些, 對一些影響孩子個性發展的一點兒小細節、小錯誤也不能輕易放過。 但每次嚴格教育之後,
Advertisiment
一位母親這樣介紹了自己的“寬嚴相濟”之法:
一次吃晚飯, 女兒把一盤蝦端到自己面前說:“這是我的, 你們不能吃。 ”我批評她, 她不肯聽, 我就把她的飯碗拿走不讓她吃, 哪知她竟與我對著幹, 吃起電飯煲裡的飯來。
在這種情況下, 我當然要對她進行嚴格管教了。 我一面“請”她去衛生間面壁思過, 一面叫她爸爸過10分鐘後進去做她的思想工作, 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 待事情過去後, 我又為女兒準備了豐盛的飯菜, 並把她拉到懷中安慰了一番,
Advertisiment
從那以後, 女兒再也沒犯過類似的錯, 有時還會主動把她愛吃的東西留給我們。 更令我感到欣慰的是, 我們的威信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之上的。
方法二:父母要統一戰線, 教育一致
對孩子存在的問題, 父親一種態度, 母親一種態度;或者父母一種態度, 祖輩一種態度;一方嚴厲, 一方寬鬆;一方斥責, 一方袒護, 這些都是不可取的。 長此以往, 父母在女兒面前的威信就會蕩然無存。
一對父母, 在如何教育女兒方面, 兩人的教育觀點和方法很不一致, 常常是各執一詞。 比如一個要求女兒自己穿衣服, 另一個卻說, 女兒還小呢, 我來幫她穿還省點事;女兒犯了一點錯誤,
Advertisiment
父母兩人常常為這些事情發生衝突, 搞得孩子不知所措, 無所適從。 再後來, 他們的女兒還學會了鑽大人的空子, 總是一副很有理的樣子。
當夫妻二人態度不一致時, 切記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持相反的態度, 提相反的要求。 如, 爸爸處理問題簡單粗暴, 媽媽可以不表態, 也不要當場反對, 待事情過後, 媽媽再說服爸爸, 取得一致看法後再去安撫孩子。 這時, 孩子既不會感到委屈, 又會從內心深處信服家長, 接受教導。
方法三:以身作則是建立威信的關鍵。
古話說:“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雖令不從。 ”如果父母想在孩子面前樹立威信, 首先父母自己要做得更好。
比如, 要糾正女兒亂扔垃圾的壞習慣, 僅靠一遍遍地說是不行的,必須要做給孩子看。孩子看到父母的行為自然會模仿,同時也就很容易接受父母的要求了。想想,如果父母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卻要求孩子去做 ,孩子又怎麼會聽你的話呢?
方法四:少而精的管教有助樹立威信
很多當媽媽的都有這樣的感受:自己苦口婆心,天天對女兒進行教導,結果女兒根本不聽不怕自己;反而是當父親的,往往在關鍵時候一句話,就頓時挽狂瀾於瞬間。
一位媽媽就曾這樣總結道:
在家裡女兒是我管得多,但威信卻是她爸爸更高。就拿看電視來說吧,我一遍又一遍地催她把電視關掉,該做作業了,而她卻像沒聽到一樣,總是拖了又拖。而她爸爸說一句話,孩子就會馬上執行。
究其原因,我想可能是我管得太多、管得太瑣碎,這樣女兒容易產生厭煩心理,反而會不聽話。而她爸爸雖然平時很少說她,但他卻能抓住一些主要問題一管到底,這樣反而更有效。
看來,要樹立威信,還要管得少而精。
這位母親的經驗總結,十分值得女孩父母們借鑒。如果父母每天都是絮絮叨叨,大事小事數落個沒完,孩子難免會產生逆反心理。所以,有時候抓大放小,反而更有效。
僅靠一遍遍地說是不行的,必須要做給孩子看。孩子看到父母的行為自然會模仿,同時也就很容易接受父母的要求了。想想,如果父母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卻要求孩子去做 ,孩子又怎麼會聽你的話呢?方法四:少而精的管教有助樹立威信
很多當媽媽的都有這樣的感受:自己苦口婆心,天天對女兒進行教導,結果女兒根本不聽不怕自己;反而是當父親的,往往在關鍵時候一句話,就頓時挽狂瀾於瞬間。
一位媽媽就曾這樣總結道:
在家裡女兒是我管得多,但威信卻是她爸爸更高。就拿看電視來說吧,我一遍又一遍地催她把電視關掉,該做作業了,而她卻像沒聽到一樣,總是拖了又拖。而她爸爸說一句話,孩子就會馬上執行。
究其原因,我想可能是我管得太多、管得太瑣碎,這樣女兒容易產生厭煩心理,反而會不聽話。而她爸爸雖然平時很少說她,但他卻能抓住一些主要問題一管到底,這樣反而更有效。
看來,要樹立威信,還要管得少而精。
這位母親的經驗總結,十分值得女孩父母們借鑒。如果父母每天都是絮絮叨叨,大事小事數落個沒完,孩子難免會產生逆反心理。所以,有時候抓大放小,反而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