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越大越……”
如果一個六歲的孩子因為得不到他想要的東西而哭泣, 那是因為他只有六歲;如果一個四歲的孩子總是無法在汽車座椅裡保持安靜, 那是因為他只有四歲。 雖然我們總是希望孩子能表現得更成熟聽話一些, 但事情是:孩子們總要經歷那些固執, 淘氣, 自我中心, 多動等行為的年歲, 這是他們成長的必需。
很多父母很容易忘記這個事實, 因為孩子們這些“不乖”的行為總是令他們惱火。 可是, 當你對孩子說出這樣的話的時候, 你所表達的只是空洞的責備, 而忽略了孩子會這樣做的原因。
Advertisiment
我們建議你多去瞭解幼小的孩子的感受, 在你忍不住要責備他的時候, 請用一些比較有同情心的句子來開頭:“你看上去非常生氣。 ”或者“我知道你不高興, 但這樣的事情總是難免要發生的。 ”
“別跑, 會摔跤的。 ”
你當然是好心, 作為母親, 你總是想保護自己的孩子。 但是, 我們還是想說, 諸如此類的警告反而更容易讓孩子遭遇挫折, 你知道嗎, 你這樣說的時候其實是在向孩子傳遞這樣一個資訊:你肯定他一定會摔跤的。 對於一個正在努力走向獨立的孩子來說, 這樣的資訊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所以, 更好的說法也許是:“出去玩之前一定記得把鞋帶系好。
Advertisiment
而且, 當你的警告一次次地沒有變成現實(小心, 果汁會灑出來的!你會把杯子打碎的!), 你的孩子也就慢慢對你的建議表現出不以為然, 因為他覺得你只是隨便說說而已。
“我只是逗你玩兒。 ”
你或許認為, 跟孩子開個玩笑沒什麼大不了的, 而且還可以培養他的幽默感。 可是你想過沒有, 當你對孩子說:“如果你再不認真聽媽媽說的話, 下回我就用膠水把你的耳朵粘起來。 ”你想過嗎, 孩子可能真的相信你會這麼做。
作為父母, 你的責任是愛並且幫助你的孩子, 而不是要用那些看似幽默實際是侮辱的話來讓自己表現得那麼幽默和有趣。 所以, 有些話你不是認真的, 最好別說。
“你怎麼就不能像人家××那樣呢?”
Advertisiment
諸如此類的比較只能得到一個結果:讓你的孩子感覺像個二等公民, 同時還可能導致孩子們之間的仇視和鬥爭。 如果希望孩子像隔壁小朋友那樣總能得到紅花, 或者像小表姐那樣有禮貌, 用這種比較的辦法絕不可能奏效, 唯一的作用只是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要記住, 你越是跟孩子說他不如別人好, 他就越相信自己不夠好。 所以, 比較明智的辦法是寬容地接受孩子的長處和不足, 然後鼓勵他向一個最適合他的方向快樂地成長。
“我剛才是怎麼跟你說的?”
這樣的問題, 你當然知道答案。 所以, 這種帶著一點點嘲諷口氣的問題實際上是一種指責。 如果你真的想因為孩子沒有做到你的要求而指責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