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焦慮氾濫的時代,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著焦慮, 家長們對孩子往往太過寵愛, 也會讓孩子們感到焦慮。
一轉眼, 我家小小夥兒已近四歲, 智力語言體能都有很大發展, 到了考慮興趣啟蒙的時候了。 於是, 上週末, 我帶他先去上了一堂體驗課。
這是家挺有歷史和規模的圍棋學校(不是簡單的培訓班), 之前在社區附近搞活動時接觸過。
當天諮詢的家長還挺多。 於是, 體驗課上, 一下子來了好幾個家庭, 大大小小好幾個孩子。 不大的校區頓時熱鬧起來。
我觀察了一下, 這幾個孩子應該都比我家的大一點,
Advertisiment
我家的三歲半, 應該是最小的。 不過他語言發育早、記憶力強、學東西快, 所以抱著試試看的心情, 也來接觸一下。
未必非得上, 萬一老師說太小不合適, 我也有心理準備。 因此, 我的心態比較輕鬆。
在課前候場時間, 和前臺接待姑娘以及指導老師都分別聊了聊, 主要想瞭解圍棋對於智力開發、邏輯思維、自律專注等方面的好處, 特別在學前啟蒙階段。
我始終認為, 無論孩子發展什麼興趣愛好, 家長對這個領域有個基本的認知和判斷是十分必要的。
一是和孩子保持同頻有共同語言, 二是端正心態管理好期望值。 過高期待、偏頗認知或渾渾噩噩地混課時, 都是不可取的。
Advertisiment
可是, 在大家候場的過程中, 這種輕鬆的聊天被反復打斷。 一位一看心態就很急迫的家長, 恨不得帶著數百個問題, 要把現場僅有的一位前臺和兩位老師徹底包圍。
當天, 由於別的老師都帶隊出去參加比賽了, 因此, 留守的工作人員很少。
要知道, 在場至少有6、7個家長和6個孩子, 幾位元老師需要照顧這麼多人, 著實不易。
因此, 其他家長都比較默契地輪流聊天, 可以看出, 大家都是帶著問題來的, 但誰也沒打算從頭至尾霸佔著僅有的資源不放。
只除了那個急迫的家長。
沒多久, 指導老師招呼上體驗課的孩子們進教室了。
既然是試聽課, 而且是群體的, 在講解過程中, 老師自然要觀察到每個孩子, 並讓每個孩子都有發言的機會。
Advertisiment
當天, 我家孩子是最小的, 而且之前完全沒有接觸過類似的課堂, 其他稍微大一點或是已經有了一些圍棋基礎的孩子, 都在搶著發言。
我先觀察自己的孩子, 他一直很專注地聽, 並不急於回答——我估計是在消化吸收, 理解之後自然有答案。 因此, 我並不著急, 也不催促, 更不想打擾他的專注。
而那個急迫家長的孩子, 其實也很專心, 卻屢屢被打斷。
在老師輪流提問時, 他那位著急的媽媽大概是怕自己的孩子表現少, 給老師留不下深刻的印象, 於是, 幾次三番從旁提詞, “你說啊~你快說啊~~”, 就差把孩子直接推到黑板面前了。
那個孩子好幾次都用眼神表示了對被催促的不滿。 的確, 這種沒玩沒了的嗡嗡聲, 不僅讓孩子無所適從,
Advertisiment
我終於忍不住了, 小聲提醒:“讓孩子自己說, 可以嗎?!”她這才偃旗息鼓。
在這個過程中, 其他家長都是安安靜靜地不打擾課堂秩序, 最多就是在自己孩子回答前有些猶豫地回頭看時, 用眼神和微笑表示一下鼓勵, 給孩子點信心。
課畢, 我家寶寶已經和別的小哥哥玩到一塊兒去了, 我在茶歇區休息, 聽見不遠處, 那位著急的媽媽正在跟前台反復交代:“要是有小一點的孩子報名, 最好把我們放在一個班, 比如, 那個3歲多的(指的應該就是我家寶寶了)。 ”
我不動聲色地品著咖啡, 內心已經毫不猶豫地否定了一萬遍:倒貼錢都不撮一堆兒!
短短一堂課的功夫, 就連我這個成年人都感覺到有些喘不過氣兒,
Advertisiment
聽不到孩子內心的聲音, 眼裡只有自己, 這不是愛。
平心而論, 我能感受到這位媽媽內心的焦慮、不安、好強。 也許太想讓自己的孩子在一個新的環境表現好, 只是有些用力多度, 因此表現出來的信號是, “我不相信你自己有能力勝任”。
孩子感受到的, 自然是家長內心的臺詞, 而不是滿滿的信任和鼓勵。
忽然想到一句話, 是某中學校長在家長會上, 給一群正面臨叛逆期孩子、處於焦頭爛額中的家長說的:“不要整天像個直升機一樣在孩子頭頂盤旋。 ”
我很受啟發, 這一點不光是對於青春叛逆期的大孩子, 對學前啟蒙期的幼兒同樣適用。
這個階段, 他們基本已經過了吃喝拉撒睡都有大人寸步不離的時期,需要更多的自我空間了。
不過,畢竟幼兒還沒有成長到能夠獨立的階段,家長該怎麼把握呢?
我覺得,關鍵是提高自己的育兒水準,從理論到實踐。我自己的體會是:
第一,要有些兒童發展心理學的基本知識,至少要知道,什麼階段孩子會有哪些認知智力等大的變化;
第二,對於學前啟蒙階段,要有一個統籌的思路和階段性的規劃,類似於專案管理;
第三,要對自己的孩子有個基本的瞭解和判斷,避免病急亂投醫;
第四,可以讓孩子多體驗,觀察孩子的興趣和天賦,聽取老師的回饋,大一點再定一到兩個主要方向,畢竟上小學之後,留給孩子們的課外時間沒那麼多。
他們基本已經過了吃喝拉撒睡都有大人寸步不離的時期,需要更多的自我空間了。不過,畢竟幼兒還沒有成長到能夠獨立的階段,家長該怎麼把握呢?
我覺得,關鍵是提高自己的育兒水準,從理論到實踐。我自己的體會是:
第一,要有些兒童發展心理學的基本知識,至少要知道,什麼階段孩子會有哪些認知智力等大的變化;
第二,對於學前啟蒙階段,要有一個統籌的思路和階段性的規劃,類似於專案管理;
第三,要對自己的孩子有個基本的瞭解和判斷,避免病急亂投醫;
第四,可以讓孩子多體驗,觀察孩子的興趣和天賦,聽取老師的回饋,大一點再定一到兩個主要方向,畢竟上小學之後,留給孩子們的課外時間沒那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