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對孩子要用科學培養規律的法則與公式

瞭解科學的培育規律法則與公式

法則

法則(一):1:1法則

在孩子邏輯思維外在表現過程中, 其“利、弊”因素所占的比例的一般規律是“相對平均”的。

父母通過這個法則需要瞭解的是, 對學前年齡階段的孩子來說, 發生在孩子身上的外在表現行為對孩子未來來說, 都有50%的利, 同時也存在50%弊。 如:打人的孩子與被打的孩子、內向與外向的孩子等。 父母要做的就是, 在理解分析發生在孩子身上的“問題”的利弊之後, 通過培育手段, 盡可能去調整利與弊比重, 讓利於孩子未來成長的影響力不斷擴大。

法則(二):3:3:3:1興趣規律法則

Advertisiment

孩子們對某種獨采興趣源的興趣分配比例一般規律為, 30%癡迷;30%即興;30%不感興趣:10%不但不感興趣還抵觸。 例如孩子們對某種玩具的喜好。

以100個孩子對玩具車喜好的調查分析我們可以獲得這樣的結果:30%的孩子非常喜歡, 只要是有機會獲得禮物, 就會選擇玩具車;還有30%的孩子覺得玩具車還不錯, 不過其他的玩具也願意選擇;還有30%的孩子是不喜歡的, 在有機會獲得禮物的時候, 是堅決不會選擇的;剩下的10%左右的孩子不但不喜歡, 還會厭棄, 一拿到玩具車就會讓父母拿走扔掉。

父母通過這個法則應該瞭解, 孩子一定存在著對某種事物自己的興趣喜好。 而孩子的這種興趣喜好程度對最終的培育結果起著重要的作用。

Advertisiment

法則(三):共鳴實現法則

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欲取之必先屈之”。 也就是說, 要想改變一個孩子的不良習慣性外在表現(不良“習慣性邏輯思維”), 首先就要用合理的方法對孩子這個不良的“習慣性邏輯思維”是如何編織的進行理解, 並嘗試和孩子一起編織出這種不良的“習慣性邏輯思維”, 然後, 再與孩子共同編織這個不良邏輯性思維的過程中(首先實現“共鳴”), 依據客觀的資訊環境對編織邏輯思維的資訊進行更換, 這樣才能真正地做到對孩子不良“習慣性邏輯思維”進行改變的目的。 反之, 不僅不能達到改變孩子不良邏輯思維的目的, 甚至會因為改變孩子不良邏輯思維目的的這個邏輯思維行為過程而導致和孩子矛盾的加深,

Advertisiment
甚至, 會加劇孩子對這個不良行為邏輯思維的習慣性。

法則(四):40+20=>超凡語感能力

我們在本書相關章節將作詳細介紹。

法則(五):瞭解孩子每個年齡成長階段的規律和特點

年齡

邏輯思維

成長階段

培育要事

具有普遍意義的

孩子外在行為表現

0-1歲

邏輯思維

創建時期

1

科學提供一個適合嬰兒成長的資訊環境

媽媽與孩子的合床與分床

晚上驚醒、睡安穩

不聽話、喜歡打人或者咬人

躺、坐、爬的掌握

喜歡搶其他小朋友的東西

喜歡沙子和玩水

膽小, 不願意讓被人抱等

2

瞭解和使用母親的力量

3

用盡可能豐富的、準確地的語言説明孩子描述他感興趣的事物

4

有效實施40分鐘+20分鐘語言驅動

5

完成孩子其他感官的合理驅動,

Advertisiment
創建和滿足孩子成長所需要的資訊環境

1-3歲

1

盡可能多的幫助孩子實現邏輯思維的延伸

逆反

溺愛

說謊

攻擊與掠奪

內向與外向

膽小, 不善與人溝通

不愛吃飯

不願去幼稚園等

2

啟動載體培育五大能力的培育

3

瞭解孩子不同于小學等其他學習階段的目標

4

語言的基本表達與豐富表達

5

搭建學習能力

3-6歲

邏輯思維

豐富成長期

1

延續和提升載體培育五大能力的培育

說謊

慢、拖拉

發呆、走神, 做事情不專注

不願意回家

關愛與責任感等

2

根據學習目標, 實施培育方案

3

機械與生動資訊合理的輸入

4

4

盡可能實現主動成長

5

幼小銜接

上述這是作為0-6歲父母必須要瞭解的部分培育常識。

公式

公式(一):好奇+理解+引導性再好奇+再理解……→興趣的形成

Advertisiment

公式(二):安全感+熟悉度+興趣度→注意力集中時間

即:安全感資訊環境的創建+信賴感資訊環境的創建+興趣邏輯思維的創建→在時間上可以逐步延長的注意力集中度

(五)站在孩子的角度, 理解孩子的外在行為表現本質為前提, 在父母為孩子創建的客觀生存環境的基礎上, 正確的培養和調整孩子的外在行為。

即使父母沒有帶孩子上過親子課程, 即使媽媽不是專職媽媽, 沒有多久又恢復了工作, 沒有過的時間陪伴孩子;即使父母沒有聽過育兒講座;即使沒有朋友可尋求幫助……要實現父母和孩子在能動和自然狀態下完成上述培育任務, 只要父母保證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的“高品質”和“有效性”, 孩子同樣會健康、快樂和優質成長的。

教育機構與教育者需要懂得的一個根本道理:教育細節決定教育過程,教育過程決定教育結果,而絕非教育體制。

本章節以下將要告訴您:

學習內容及其所形成的邏輯思維方式(機械?生動?);

孩子的學習過程是快速而高效的;

積極而迂回的成長曲線;

孩子採集色彩類資訊的規律;

爬行的實際意義;

如何幫助孩子學習;

什麼樣的成長環境最適合孩子學習。

教育機構與教育者需要懂得的一個根本道理:教育細節決定教育過程,教育過程決定教育結果,而絕非教育體制。

本章節以下將要告訴您:

學習內容及其所形成的邏輯思維方式(機械?生動?);

孩子的學習過程是快速而高效的;

積極而迂回的成長曲線;

孩子採集色彩類資訊的規律;

爬行的實際意義;

如何幫助孩子學習;

什麼樣的成長環境最適合孩子學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