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對寶寶大腦發育的認識

我們現在對大腦有了足夠的認識, 可以逐漸瞭解嬰兒和兒童是怎樣學習的。 例如, 我們知道為什麼當寶寶調動了所有感官學習的時候效果最好;為什麼他們會不停地重複某種行為, 又突然之間失去興趣, 比如搖撥浪鼓, 聽以前講過的故事;為什麼在某個年齡更容易掌握某種技能, 比如在10歲之前學習一門外語。 我們也開始運用針對大腦變化的已有認識, 為有學習障礙的孩子設計新的治療方法。

腦科學的新發展可以歸結為幾條原理。 所有的思維活動都是大腦的運動。 大腦會通過運動變得更有效率。

Advertisiment
雖然大腦不會停止這種變化, 但是隨著人的年齡增長, 大腦會越來越不靈活。 因此, 生命最初幾年的經驗非常重要, 它可以使大腦的運動有一個良好的開端, 為終生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基因和經歷

幾十年來, 科學家一直認為嬰兒大腦的發育是按照基因所攜帶的詳細資訊進行的。 現在我們知道, 基因只是勾畫一個大致的輪廓, 而細節則是由個人的經歷填補的。 孩子的經歷決定著大腦的構成, 因此進一步決定著它的功能。

之所以說大腦神經相互的連接方式是由個人經歷而不是由基因決定的, 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大腦的結構太複雜了。 人類大腦包含著大約1000億個神經細胞(神經元), 每個神經細胞都與大約1萬個其他的神經細胞相連。

Advertisiment
如果你把這兩個數字相乘, 結果就是1000萬億個連接。 構成人類基因的26對染色體不可能容納每一個連接的資訊。

基因的責任是建立一個整體的結構。 在孩子發育的早期階段, 基因使神經細胞以飛快的速度分化和生長, 移動到合適的地方, 然後開始建立彼此的連接。 大腦中控制身體基本功能的區域會發育得比較早, 例如控制呼吸和心跳的部分, 它們必須早些發育。 但是控制其他功能的區域發育得要晚得多, 比如理解語言和說話的能力, 這些功能和複雜的神經線路會在個人經歷的控制下發育起來。

換句話說, 我們出生的時候大腦並沒有發育完全。 這是件好事情。 如果我們的大腦在出生的時候就已經發育完全了,

Advertisiment
那大腦就無法輕鬆地適應不同的環境。 例如, 對於一個聽著漢語長大的孩子來說, 他的大腦就會形成能夠處理漢語發音的神經線路, 而對於一些漢語中沒有的英語發音, 早在12個月之前, 他就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喪失了辨別的能力。 同樣, 一個聽著英語長大的孩子, 即使他越來越善於辨別英語的發音, 也會喪失辨別那些未曾出現在英語中的漢語語音的能力(也就是神經線路)。 這種適應性在其他的感覺器官中也會出現, 比如, 在現代的房子中長大的孩子會比在圓頂小屋中長大的孩子更善於辨別直線和直角。

不用則廢

為什麼大腦會有這麼好的適應性?重要的原因在於一條很簡單的規則,

Advertisiment
這條規則決定了神經細胞之間的連接, 那就是不用則廢。 許多神經細胞之間由細小的空隙連接起來, 這些小空隙就是神經腱, 所有的思考活動都依賴於這些連接起來的神經細胞。 每當兩個神經細胞發生資訊傳遞, 神經腱就會變得更加有力。 強壯的神經腱會保留下來, 弱一些的就會被剪除掉, 就像園丁修剪玫瑰花枝一樣。

起初, 大腦會建立超過實際需要的神經腱。 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 很多神經腱都會被剪除掉。 一個22歲的大學畢業生神經腱的數量要少於2歲的嬰兒。 大腦通過減少不必要的沒有使用的神經腱, 使自己變得更有效率。 但與此同時, 這也使大腦更難適應全新的東西。 因此, 舉例來說, 儘管我們的大學畢業生可以很快地掌握歷史學的複雜概念(這是他曾經學過的東西),

Advertisiment
卻要費很大的力氣去學習外語發音, 因為這需要他的大腦用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進行學習(而2歲的嬰兒則可以很輕鬆地完成)。

不用則廢的原則之所以對寶寶的培養非常重要, 是因為寶寶需要體驗各種各樣的經歷, 以便使他們的大腦在發育過程中變得更富有適應性。 他們需要各種不同的體驗, 比如觸摸、敲打和品嘗不同的東西。 以及畫圖、搭建、參與、跳上跳下, 抓取、投擲等。 他們需要聽到大量的語言, 也需要被人傾聽。 隨著他們不斷地長大, 通過早期經歷獲得加強的神經細胞連接會使孩子便於接受各方面的新資訊。

重複的動作

不用則廢的原則幫助我們解釋了為什麼嬰兒和幼兒總是愛起勁地做某些事情, 一次次不停地重複。比如在10個月的時候,寶寶會抓住嬰兒床的欄杆,用盡小胖胳膊和小肉腿的全部力量,拽著自己站起來。他不知道接下來該做什麼,所以就鬆開手,一屁股坐下,一分鐘後又重新把自己拉起來。他會不停地重複這件事情,直到他因為厭煩開始吵鬧,或者因為疲勞想要睡覺為止。

嬰兒鍛煉的不僅是他的肌肉,也在鍛煉他的大腦。每當他重複向上拉和站立的動作時,某一組神經腱就會變得更有力一些,這些神經腱最終會帶給他走路所必需的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當然,一旦嬰兒掌握了獨自站立的技能,他就會對向上拉的運動失去興趣,然後他就會轉向下一個目標。

你會在嬰兒成長的各個方面看到這種重複。嬰兒對學習有著強烈的內在動力。孩子會不停地把積木放進桶裡,或者把同樣的故事聽上500次,這都是大腦正在發育的證據,父母瞭解這一點是非常有好處的。

學習和情感

我們曾經認為情感和邏輯是大相徑庭的兩件事,其實,它們的關係非常緊密。學習的時候,嬰兒會非常專注、投入和快樂,積極的情緒會增強他探索和學習的能力。實際上,無論積極的情緒還是消極的情緒都能促進學習。孩子只會關注新鮮的事物,然後從中學到知識和經驗,因為新鮮事物可以激發積極情緒或者消極情緒。(我們會因為某件事情的重要性而去主動關注它,但是學習的效果不會像我們在積極投入情感時那麼好。)大腦中產生情感的神經系統與產生邏輯思維的系統連接得非常緊密。當這種連接被切斷時(這種情況很少發生),這個人就只能單純地進行邏輯思考,那會造成嚴重的學習障礙。

判斷嬰兒和幼童是否在學習的標誌,就是他們是否開懷大笑、微笑或輕聲低語,或者是否目不轉睛地凝視什麼東西。你給予孩子所有的愛--包括晃動、擁抱、撓癢癢、哼歌和談話,都有助於他的感情成長,同時還會增強他學習的欲望和能力。

一次次不停地重複。比如在10個月的時候,寶寶會抓住嬰兒床的欄杆,用盡小胖胳膊和小肉腿的全部力量,拽著自己站起來。他不知道接下來該做什麼,所以就鬆開手,一屁股坐下,一分鐘後又重新把自己拉起來。他會不停地重複這件事情,直到他因為厭煩開始吵鬧,或者因為疲勞想要睡覺為止。

嬰兒鍛煉的不僅是他的肌肉,也在鍛煉他的大腦。每當他重複向上拉和站立的動作時,某一組神經腱就會變得更有力一些,這些神經腱最終會帶給他走路所必需的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當然,一旦嬰兒掌握了獨自站立的技能,他就會對向上拉的運動失去興趣,然後他就會轉向下一個目標。

你會在嬰兒成長的各個方面看到這種重複。嬰兒對學習有著強烈的內在動力。孩子會不停地把積木放進桶裡,或者把同樣的故事聽上500次,這都是大腦正在發育的證據,父母瞭解這一點是非常有好處的。

學習和情感

我們曾經認為情感和邏輯是大相徑庭的兩件事,其實,它們的關係非常緊密。學習的時候,嬰兒會非常專注、投入和快樂,積極的情緒會增強他探索和學習的能力。實際上,無論積極的情緒還是消極的情緒都能促進學習。孩子只會關注新鮮的事物,然後從中學到知識和經驗,因為新鮮事物可以激發積極情緒或者消極情緒。(我們會因為某件事情的重要性而去主動關注它,但是學習的效果不會像我們在積極投入情感時那麼好。)大腦中產生情感的神經系統與產生邏輯思維的系統連接得非常緊密。當這種連接被切斷時(這種情況很少發生),這個人就只能單純地進行邏輯思考,那會造成嚴重的學習障礙。

判斷嬰兒和幼童是否在學習的標誌,就是他們是否開懷大笑、微笑或輕聲低語,或者是否目不轉睛地凝視什麼東西。你給予孩子所有的愛--包括晃動、擁抱、撓癢癢、哼歌和談話,都有助於他的感情成長,同時還會增強他學習的欲望和能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