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對生氣孩子的回應的方法

當孩子煩躁不安時, 講道理是沒有用的。 他們生氣時, 只有情感上的安慰, 他們才聽得進去。

一對兄妹在地下室玩, 突然傳來什麼東西被毀壞的聲音, 隨後就是喊叫聲和指責聲。 六歲的比利從樓梯上來, 氣得滿臉通紅, 他一上來就脫口叫道:“貝特西把我的堡壘撞翻了。 ”他的媽媽同情地說:“哦——, 那你一定非常生氣了。 ”“我是很生氣。 ”他轉過身繼續回去玩了。

這是比利的媽媽第一次試著沒有捲入孩子們的日常爭吵中。 她沒有問那個最具破壞性的問題:“誰先引起的?”這樣就避免了兒子講述冤情和要求報仇。

Advertisiment
通過真實地反應兒子內心的情緒, 她避免了成為孩子們的法官、檢察官、執法人這些不討好的角色。

在下面的事例中, 一位元母親同情的評論使得和平與戰爭成為一線之隔。 九歲的大衛不想去看牙醫, 他很生氣, 激怒了他的姐姐蒂娜, 她對他說:“噢, 大衛, 長大點!”大衛更生氣了, 行為變得更加令人討厭。

她的媽媽對蒂娜說:“大衛今天很煩, 他擔心去看牙醫。 現在他需要我們所有人的體諒。 ”就好像變魔法一樣, 大衛馬上安靜下來, 他去看了牙醫, 沒有再抱怨。 媽媽的回應是針對大衛煩躁的心情, 而不是他讓人討厭的行為, 這使得大衛感到放鬆多了, 因此也就不再那麼討厭了。

在這個小事件裡, 幫助孩子平息怒氣和遭受挫折的兩種方法正好形成對照,

Advertisiment
一種是使怒火更盛, 一種是消除怒氣。

湯姆和他的朋友吉姆, 兩個人都才三歲, 他們在玩玩具木琴。 吉姆的音錘卡住了, 生氣地哭了起來。 他的媽媽警告他說:“你沒有理由大哭大鬧的, 我不會給你修音錘, 除非你停止尖叫。 ”吉姆繼續哭鬧, 於是他的媽媽拿走了玩具。 這一下, 吉姆大發脾氣, 場面頗為壯觀。

與吉姆的例子形成對照的是, 湯姆的音錘也卡住了, 他也哭了起來, 他的媽媽對他說:“你哭是因為音錘卡住了, 我們需要修好它。 ”哭聲停止了。 現在, 無論什麼時候音錘被卡住, 湯姆都不會再哭, 而是拿過去讓媽媽修理。

吉姆的媽媽用的方法是漫駡、威脅、責備和懲罰, 而湯姆的媽媽則是指出問題所在, 然後給出解決問題的建議。

Advertisiment

米里亞姆十二歲, 從劇院回來後, 心情不佳, 很生氣:

媽媽:你上去好像不開心。

米里亞姆:我非常生氣!我坐得很靠後, 根本什麼也看不到。

媽媽:怪不得你不高興, 坐得那麼靠後就沒什麼意思了。

米里亞姆:當然沒有。 而且, 有個高個子傢伙就坐在我前面。

媽媽:那更是雪上加霜了, 一直坐在後面, 還有個高個子擋在你前面!那真是夠糟了!

米里亞姆:確實夠糟。

米里亞姆媽媽的回答中, 有幫助的地方是她沒有批評米里亞姆, 也沒有提意見, 只是接受女兒的情緒。 她並沒有問任何無用的問題, 例如“你怎麼不早點去選一個好一點的位置呢?”或者“你不能請那個高個子跟你換一下座位嗎?”她關注的是如何幫助女兒消除憤怒的情緒。

Advertisiment

父母作出直接反映孩子不安情緒的、具有移情作用的回應, 表達父母的同情和理解, 這對於改變孩子的憤怒情緒是很有效的。

在發完脾氣之後, 寫在紙上的話也可以成為修復受傷情感的有力工具。 不管是父母, 還是孩子, 我們都鼓勵他們把自己的感情、想法寫下來。

一天晚上, 十三歲的特魯迪大聲地怒斥媽媽, 指責媽媽進入她的房間, 打開她的抽屜, 翻看她的日記。 當她發現她的懷疑毫無根據時, 特魯迪決定寫信向媽媽道歉:

親愛的媽媽, 作為一個講道德的人, 我剛才犯了一個非常嚴重的錯誤。 我指責媽媽, 使媽媽傷心、痛苦。 我覺得非常羞愧, 非常丟臉。 以前我一直對自己感覺良好, 可是現在我討厭自己。

Advertisiment
我愛您。 特魯迪

特魯迪的媽媽看到這封短信時很不安, 她意識到這件事破壞了特魯迪心中對自己的積極看法。 她找時間寫了一封信給特魯迪, 幫助她重新愛自己:

最親愛的特魯迪, 謝謝你告訴我你的不安和不開心。 前幾天晚上發生的事情對於我們兩個來說, 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但是那並不是災難。 我希望你知道我對你的看法、對你的感情一點也沒有改變。 我依然把你當成和以前一樣可愛的孩子, 不過這個孩子有時會感到煩躁、生氣。 我希望你能明白, 能夠原諒自己, 重新獲得對自己的好感。 非常愛你的媽媽

這位媽媽向她的女兒保證生氣並不會改變一個人對自己的愛, 也不會改變別人對她的愛。 她的做法無疑是有益的。

孩子因為父母不聽自己的理由而生氣,這個時候,他們常常把自己的理由寫下來。

一位父親講述了下面的事情。在他的家裡,孩子們都有兌換券,可以用來買晚上睡覺前的額外時間。一天晚上,十歲的彼得想買一些時間,但是兌換券丟了。他的父親拒絕兌現一張不存在的兌換券。彼得覺得很失望,生起氣來,離開房間時大叫道:“但是你確實把兌換券給了我!”那天晚上,當彼得的父親回到自己的臥室時,他看到下面的信:

親愛的爸爸,如果你不讓我熬夜,那不公平,因為(1)我們兩個都知道你把兌換券給了我。(2)你知道我的桌子是什麼樣子,我總是我不見東西。(3)你知道我多麼渴望使用兌換券。我不希望因為寫了這封信而讓人討厭,我只是說出我自己的想法。彼得

當父親看到這封信時,他意識到彼得提供了一個方法來修補他們之間受損的關係。同時,這也給了他一個機會嘗試孩子教育的一個重要原則。只要有機會,就要增強孩子的自尊。於是他寫了下面的信:

親愛的兒子,你的思路很清晰!你的論據也很有說服力!當我讀你的信時,我不得不提醒自己,這不是一個大過十歲的年輕人寫的。附:兌換券已經放回原處,你自己去找吧。愛你的爸爸 。

孩子因為父母不聽自己的理由而生氣,這個時候,他們常常把自己的理由寫下來。

一位父親講述了下面的事情。在他的家裡,孩子們都有兌換券,可以用來買晚上睡覺前的額外時間。一天晚上,十歲的彼得想買一些時間,但是兌換券丟了。他的父親拒絕兌現一張不存在的兌換券。彼得覺得很失望,生起氣來,離開房間時大叫道:“但是你確實把兌換券給了我!”那天晚上,當彼得的父親回到自己的臥室時,他看到下面的信:

親愛的爸爸,如果你不讓我熬夜,那不公平,因為(1)我們兩個都知道你把兌換券給了我。(2)你知道我的桌子是什麼樣子,我總是我不見東西。(3)你知道我多麼渴望使用兌換券。我不希望因為寫了這封信而讓人討厭,我只是說出我自己的想法。彼得

當父親看到這封信時,他意識到彼得提供了一個方法來修補他們之間受損的關係。同時,這也給了他一個機會嘗試孩子教育的一個重要原則。只要有機會,就要增強孩子的自尊。於是他寫了下面的信:

親愛的兒子,你的思路很清晰!你的論據也很有說服力!當我讀你的信時,我不得不提醒自己,這不是一個大過十歲的年輕人寫的。附:兌換券已經放回原處,你自己去找吧。愛你的爸爸 。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