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對著孩子吼叫,是最吃力不討好的做法

今年八歲的小侄女, 在家沒人能管得住她, 每天在她媽媽高分貝的“獅吼”聲下, 依然我行我素。 她媽媽的獅吼功我是見識過的, 簡直振聾發聵, 一嗓子吼出來, 感覺玻璃都在晃。 可是, 就這樣的威力, 小侄女依舊我行我素。

我作為小侄女最喜愛的小姑姑, 自然有特權:“告訴小姑姑, 你媽媽每天這麼吼你, 你咋還這麼不聽話呢?”

“因為我媽媽每次吼的時候都還沒生氣呢, 就知道嚇唬我, 我再玩個半小時完全沒問題~”

“你怎麼知道你媽媽沒生氣呢?”

“生氣的話她就不吼了, 直接過來瞪著我!”

現在的孩子, 把爸爸媽媽的性格脾氣摸得清清楚楚,

Advertisiment
一個個都是鬼靈精, 想要和他們鬥智鬥勇, 沒點必殺技還真不行。

只是可憐了我的嫂子, 以為嗓門越大孩子就會乖乖聽話。 殊不知自己的“獅吼功”在孩子眼裡, 就像紙老虎一樣, 看起來可怕, 其實並沒有什麼殺傷力。 反倒是一言不發更有效。

那為什麼還要花費力氣、浪費感情, 去吼孩子呢?對著孩子大吼大叫, 就像抗生素一樣, 作用只會越來越弱, 最後孩子產生了抗藥性, 自然也就不會再理會。 倒是大人, 火氣越來越大, 最後免不了要打孩子一頓出出氣。

想到了好朋友家的兒子沐沐, 當年僅四歲的他, 第一次被自己的媽媽大聲吼了以後, 心情一度處於低落狀態。 一顆小小的玻璃心, 被媽媽的高分貝給震碎了。

Advertisiment

還記得那是個週末, 朋友做了一天家務, 疲憊不堪, 好不容易想要休息休息, 沐沐卻一會兒想去超市買霜淇淋、一會兒想要去奶奶家。 朋友好言相勸, 沐沐不聽, 居然坐在地上哭了起來。

於是朋友抓起手機, 想哄沐沐玩遊戲, 誰知道沐沐竟然一邊哭、一邊隨手將手機扔了出去。 朋友徹底炸了:“哭什麼哭!你就在這裡哭吧, 我不管你了!”

據朋友描述, 沐沐當時就愣住了, 不過幾秒之後, 哭的更慘了。 就為這事, 沐沐一直記著媽媽生氣的時候, 像只大老虎。 雖然事後朋友和沐沐道了歉, 不過這“母老虎”的形象, 怕是不會輕易抹掉了。

其實愛吼孩子的父母們, 你們可能自己也不記得, 第一次吼孩子是什麼時候了。 只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Advertisiment
想要發洩心裡的怒火, 想要用咆哮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然後慢慢地習慣了這樣的自己, 雖然也會內疚自責, 但是下一次生氣的時候, 仍然會選擇提高分貝, 久而久之, 吼孩子的習慣就養成了。

我有個從事兒童心理分析的朋友, 他在管教自己的孩子時, 就頗有一套心得。

他說, 與其告訴孩子不要做什麼, 不如直接讓孩子選擇做什麼。

父母們應該都有這樣的經驗, 孩子守著電視不願意離開、抱著零食不願意吃飯、和小夥伴玩耍不願意回家……

這時候, 家長的咆哮裡, 離不開兩句話:

第一句是“不許再….!”第二句是“你給我….!”

不許再吃零食!你給我過來吃飯!

不許再看電視, 快給我寫作業去!

不許再出去玩, 給我立馬回家!

……

這樣的吼叫下,

Advertisiment
孩子會聽話才怪!處於叛逆期的孩子們, 聽到帶有強制性的命令話語, 往往會產生抵觸心理, 即便一次兩次屈服在了家長的“咆哮聲”中, 時間久了也會變得不管用。 更加嚴重的是, 親子關係產生間隙, 心靈的距離慢慢疏遠。 這就是最吃力不討好的事。

但是換個角度呢?與其站在大人的立場上咆哮, 不如蹲下來, 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 想一想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去吃飯?為什麼非要看電視?想到原因以後, 怒氣或許就會消掉一半。 這樣也有助於家長管理自己的情緒。

接下來, 就是為孩子指出正確的做法。 把“不允許”、“立刻”、“你給我”之類的詞語抹去, 換個說法效果就會很不一樣, 例如:

“你已經看了半個小時電視了, 今天再看下去,

Advertisiment
明天就不能看了, 你是想要今天一次看完, 還是留一些給明天看?”

“你還有五分鐘的時間, 要麼過來吃飯, 要麼餓肚子, 選哪個?”

“按時吃飯才可以吃零食, 不然零食沒有, 飯也沒有。 ”

……

就這樣, 每次給孩子留一些餘地, 慢慢地好習慣就養成了, 而不是採用激烈的態度制止孩子的行為。

教育是一門學問, 但是並不複雜。 其實有時候只需要多一些耐心和理解, 就可以繞開錯誤的方式。 希望所有的父母都不要因為衝動, 而做出傷害孩子的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