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導致小兒“說謊”的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 家長經常會碰到小兒“說謊”的情況。 導致小兒“說謊”的原因通常有下列幾種:
1、無法辨別事實與想像
孩子在3歲左右時, 正是想像力豐富的時候, 但是又還沒有能力去辨別事情的真實性, 常常會把想像的事當成真的事來說。 例如小男孩想有一條小狗就好了, 為此他可能會對你說“我有一條很美麗的小狗”, 大人聽起來孩子在說謊。 其實, 孩子並不是故意的。
2、認知能力的發展未臻成熟
孩子年齡小、個子小, 他所觀察、體會到的事情, 和成人自然不一樣。 因此, 他說的話有時就會顯得很誇張, 例如:“我家裡有一個像房子一樣大的氣球”。

Advertisiment

3、為了逃避某些事
孩子不願去幼稚園或不想吃早餐, 常常會對家長說“我肚子疼”, “我已吃飽了, 再吃要吐了”。 有時害怕懲罰也會說謊。
4、為了引起注意
孩子有通過別人的注意, 來肯定自己的存在的特性, 如果在孩子的經歷中, 說不老實比較能引起成人的關切, 孩子就可能用這種方式來引起他人的注意。
5、身教不良
孩子小, 無法判斷事情的是非。 如果家長平時談話中洩露了說謊的事實, 例如“今後上班遲到了, 我就吹牛說汽車脫班了”。 孩子認為爸爸媽媽可以說謊, 孩子也可以說謊。
6、容易受別人的暗示
家長不能用暗示性的提問口氣問孩子, 例如“你是不是把玻璃彈子吞進肚子裡去了”?這種暗示性的提問,
Advertisiment
很多孩子會回答“是的”。 如果你耐心些問孩子“彈子哪裡去了”?孩子會指著桌子底下告訴你“彈子滾進桌底下去了”。
要使孩子不“說謊”, 家長首先要以身作則。 平時應該多關心孩子的生活, 對孩子的要求要切合實際, 孩子做錯事, 要作調查研究, 鼓勵孩子建立正向的行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