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母乳餵養失敗的四原因

很多母乳餵養的媽媽出現了餵養不成功的情況, 但是具體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一、產後休息不好

經過艱難的孕育過程寶寶終於出生了, 新媽媽對於寶寶牽掛和好奇是分分秒秒的。 當寶寶睡熟時, 媽媽會看著他, 生怕有什麼閃失。 當寶寶醒來時, 媽媽又要哺喂孩子。 因此在產後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 其實產後乳汁的分泌是靠腦下垂體分泌的催乳素, 使乳腺發育分泌乳汁的, 當休息不好時, 減少了腦下垂體分泌的催乳素, 使乳汁分泌減少。 因此新媽媽一定要抓緊時間休息, 新生兒期孩子要睡17-18個小時,

Advertisiment
應該孩子睡覺, 媽媽也跟著睡覺和休息, 恢復孕期和分娩期的疲勞, 保證儘快下奶。

二、擔心孩子吃不飽

剛開始餵奶時許多人認為孩子吃不到什麼, 擔心孩子吃不飽, 就急於餵奶粉, 當孩子接觸了奶瓶, 輕易地吃到奶後, 他就不再願意費力的吃母乳了。 大家都知道使最大的勁叫“使出吃奶的勁兒”。 嬰兒剛出生時胃像個小玻璃球, 有一點初乳就夠了, 經過一周的生長, 胃才像個乒乓球大小, 兩周像雞蛋那麼大。 如果用奶瓶就給孩子撐出一個大胃, 總吃不飽, 母親就不斷的加奶粉, 母乳餵養就斷送了, 將來孩子就成了個大胖子。

三、餵養時含接姿勢不正確

剛開始母乳餵養時, 一些新媽媽餵養姿勢不正確, 使孩子不能及時的吃到母乳,

Advertisiment
孩子就著急, 媽媽更著急。 同時由於餵養姿勢不正確, 使得母親出現乳☆禁☆頭皸裂, 餵養時疼痛難忍, 當再次餵養時望而卻步, 造成餵養失敗。

四、乳☆禁☆房脹奶沒有及時疏通

一般在產後24-48小時母親開始漲奶, 當脹奶時乳腺管未及時通暢, 組織液和血液的增加, 干擾乳汁的流出。 新媽媽往往伴有乳☆禁☆房的皮膚發紅, 脹痛, 體溫增高或發燒。 這時寶寶很難含接好。 因為脹奶, 一些新媽媽望而卻步, 處理不好還引發乳腺炎, 使母乳餵養告終。 >>>母乳餵養時間越長越好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