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中耳炎致病原因
1.免疫系統功能不健全, 使得小兒易受感冒或其他病毒的感染, 繼而引發中耳炎。
2.生理結構發育決定, 嬰幼兒中耳的咽鼓管內側開口與口鼻相通, 而幼兒的咽鼓管短、平直, 易患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時, 鼓膜和咽鼓管之間的空間充滿液體, 形成炎症。 經咽鼓管途徑感染最常見。
3.其他因素如游泳方式不當、或擤鼻不當等, 病菌就隨污水及膿涕等入侵而發病。
Advertisiment
小兒中耳炎患兒症狀
小兒中耳炎主要表現為耳嗚、耳痛、聽力下降和耳道流膿等, 大致可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早期, 即咽鼓管阻塞期表現為精神不振、食欲減退, 出現耳嗚、耳內不適等, 會影響孩子的睡眠和日常活動。
第二階段:進展期, 即化膿前期表現為發高燒, 體溫可達39~40℃, 哭鬧不安、聽力下降和耳痛, 同時伴有噁心、腹瀉等;肖化道症狀, 類似感冒或腸炎, 極容易被忽視或誤診。
第三階段:高峰期, 即化膿期表現為高燒、櫃食, 嚴重者面色發灰、聽力下降和耳痛向四周放射。
第四階段後期.即消散期一般在患病4—5天后, 患兒的體溫下降, 耳痛消失, 可以入睡, 但鼓膜破潰, 膿液從耳道流出, 耳鳴和聽力下降, 但仍存在。
家庭護理方式
避免寶寶患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