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小兒中耳炎的處理原則是什麼

分泌性中耳炎是小兒的常見病、多發病。 但臨床早期對本病的正確診斷率卻很低, 常發生漏診或誤診, 甚至發生中耳粘連, 引起耳聾時仍未明確診斷。 因此應儘量用聲阻抗檢查以明確診斷。 小兒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療原則為及時徹底清除鼓室積液, 改善鼓室通氣和預防鼓室粘膜粘連。 有條件的在治療期間可用聲阻抗檢查, 以監視治療效果。

小兒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的治療, 更應重視鼓室內膿液的及時排出, 以防引起聽骨鏈的損害。 所以, 對小兒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的治療, 就是合理使用抗生素和鼓膜切開,

Advertisiment
通暢引流, 而且後者對預防耳聾更為重要。

妊娠早期母親患病及用藥對後代聽力有什麼影響?

妊娠早期特別是妊娠的前三個月, 正是胎兒的聽覺器官建立或形成之時, 其結構嬌嫩脆弱, 細胞特別是耳蝸螺旋器的毛細胞的發育、排列尚不夠穩定。

若此時孕婦患風疹、腮腺炎、流感等病毒感染性疾患, 以及梅毒、糖尿病、腎炎、敗血症、克汀病等全身疾病, 那麼腮腺炎病毒、風疹病毒、流感等病毒通過胎盤屏障, 直接與胎兒聽覺系中小血管或血管紋中的紅細胞發生親和, 使紅細胞、血小板等發生凝集, 阻塞小血管, 造成正在形成的聽覺感受器——螺旋器缺血缺氧而致聽毛細胞壞死, 形成先天性耳聾。

另外, 妊娠早期在患病時,

Advertisiment
用藥不當, 特別是服用或注射慶大黴素、鏈黴素、卡那黴素、新黴素等氨基甙類抗生素, 或使用速尿、利尿酸鈉等利尿劑及水楊酸類、抗瘧藥如奎寧、氯奎等, 其中耳毒性致聾物質可經胎盤進入胎兒體內, 損害聽覺系統, 亦是造成胎兒先天性聾的重要原因之一。

糖尿病孕婦、腎炎孕婦其微血管病變常可涉及到胎兒聽覺器官的供血障礙, 或體內代謝後的毒素不能及時排泄而儲留於體內, 通過胎盤損害胎兒的聽覺系統。 再者, 甲狀腺功能低下, 特別是地方性克汀病者, 由於嚴重缺碘, 其胎兒耳部發育期甲狀腺激素不足, 就可導致中耳主要結構的融合、狹窄或閉鎖, 內耳耳蝸毛細胞和螺旋神經細胞萎縮或發育不良,

Advertisiment
因此易造成患兒的先天性聾並伴有後天的智力低下與言語障礙。

相關用戶問答